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别把"购房压力年轻化"妖魔化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0/6 12:43:00
 伴随着房价高涨,购房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多家房地产中介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力已由原来的35岁左右下滑到30岁以下。在广州,20~30岁的购房者占比已经从前两年的10%上升到20%。专家认为,大部分年轻人之所以有购房能力,大多是源自父母的帮助。出于种种原因,年轻人被迫在还没有在社会立足的情况下,加入买房大军,背上沉重的还贷负担,有可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10月5日信息时报)

  年轻人成为购房的主力已成为趋势。此前,中国新闻网曾经报道,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日本、德国首次购房人的平均年龄是42岁,在美国30岁以上者才有经济能力购房。当时,有专家分析认为,如何延缓年轻人依赖父母过早购房的需求,抚平初为父母者在步入社会时出现的“暂时性无房”的恐慌心理,将是北京房地产市场走向健康发展的关键。两则关于年轻人购房的新闻在传递一个信息:年轻人真不懂事,年轻人购房成为了推高房价,左右房市走向的关键因素。

  年轻人在以“啃老”的方式买房,这是调查数据显示的事实。但是这种“啃老”是否应该受到谴责,是否推高了房价呢?这两个问题可不是从道德角度就可以判断清楚的。遗憾的是,有些专家仅仅从国外的对比情况和年轻人买房增加购买需求就得出,广州、北京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延缓年轻人买房的结论。这结论不仅有些滑稽,而且将那些已经承受高房价压力的年轻人置于了舆论炙烤的境地:这些年轻人不仅“啃老”,而且还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啃老”当然是一种不独立的表现,但是在房价突飞猛进的现实下,是先“啃老”买房理性,还是硬撑着租房或等着靠自己的工资买房理性?在房价的几次猛涨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坐等而丧失了成为“房奴”的机会,他们自身工资的那点小涨根本就跟不上房价的步伐。此时,没有“啃老”自然是可以感到光荣的,但是恐怕也随之失去了很多孝敬老人的机会——更多的钱都要攒下买房了,甚至从此根本买不起房。所以,对于年轻人过早买房不能简单指责,如果家里有条件资助年轻人买房,先买反而是先得到了“实惠”。

  专家会说,那人家美国人为何30多岁才买房,人家日本、德国人为何40多岁才买房?这不是证明了中国年轻人独立性缺乏吗?的确,中国年轻人买房的时间比外国人早,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呢?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日本、德国是不同的。一方面,国外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稳定,短期内根本不会出现大涨的情形,所以人家年轻人可以等到自己赚够钱时再买房;另一方面国外的租房市场也比较完善,并不会出现房租随意变动的情况,他们即使租房也可以过得心里踏实。两相比较,中国的年轻人不早买房怎么办呢?

  即使,年轻人过早买房,他们的购买行为也不会导致房价的高涨。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买房的原因多是因为刚需,他们买房子是因为到了结婚生子的时间。所以,他们的购买行为与投机无关,他们只是房地产市场的真实购买者。即使这个群体再庞大也只是合适的购买者,只要房地产市场供给足够,并不会造成房价的猛涨,反而会达成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如果按照专家的逻辑,他们现在不购房就可以减轻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压力,那么30岁时集中买房不是还会导致房价上涨吗?难道专家不知道刚需总要释放的道理?

  有些专家真的天真得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关键在于供求的平衡,在于剔除投机的成分,专家怎么能避重就轻将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遏止年轻人买房上呢?这种思路与所谓的未婚女青年和丈母娘导致了房价上涨有何区别?在房价依然摇摆不定,调控效果正在被观望的时刻,专家应该实话实说,告诉公众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关键到底在哪里,而不是故弄玄虚,拿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数据来说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30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