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楼市二次调控将导致市场预期混乱?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0/11 10:35:00
 “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出台新的政策,只会导致市场预期混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在“2010博鳌会”上此话一出,专家反驳声、民众质疑声持续不断。

  9月伊始,楼盘抢推成为市场主流。百日新政过后,观望氛围的浓度明显下降,刚性买家有不少人开始再度出手,南沙等地甚至又出现了“日光盘”。种种迹象表明,楼市成交已开始反弹,成交量环比出现持续增长,尤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明显。不过,最为遗憾的是,这种成交量的增长不是建立在楼价下调的基础上取得的结果,而是靠担心通货膨胀、预期楼价反弹入市的投资资金拉动,这与民众的期待实在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新政出台后,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据本刊监测的广州36个热销楼盘组团中,楼价下降的占比为27.5%,其中最大的降幅达20%。然而这种状况在7月份开始出现转变,楼市市场逐渐回暖,甚至有楼盘涨价42.6%。

  升价的楼盘比降价的多,中心区域楼盘基本只升不降,郊区盘也只是出现小部分的微降,民众则对此表示担心,百日新政会否演变成“百日维新”?所谓“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再一次被疑为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楼价反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投资性的需求在潜伏百日后再度抬头。

  于是,二次调控传言四起。朱中一却表示“建议暂缓出台新的政策”。他认为,任何政策的执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当前来看,各部门如国土资源部、住建部都在认真执行“国十条”,新政实施后,的确起到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速度,楼价涨势过猛得已停歇。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目前的楼市而言,需要的是长期的关注和调整,价格调整是个漫长的过程,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也是正常的,民众需要的是耐心以及对政府的信心。而事实上,朱中一也“补充”说明,在现行的新政策里,市场能够自身调节,如果再出台新的政策,只是对政策的叠加,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导致市场预期混乱。

  那么,若二次调控真的来临,果真会对市场预期造成混乱吗?还是只是朱中一一家之言?对此,有人赞,亦有人弹。

  楼市依然迷雾重重

  虽然调控时间已经4个月,但未来楼价是涨是跌,依然没有明晰的指向。

  本来,很多人都以为,在通胀已从预期转向现实;中央为保持经济增幅,保持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免伤及经济,中央只会维持现有的楼市调控政策……这些观点和看法,支撑了楼价在未来会出现反弹的预期,这些在金岩石、赵晓等证券、经济界人士最近的公开场合演讲里频频出现。受此影响,更多市民也开始抱有相同的预期。因此,可以看到,最近一些投资客、刚需买家也开始纷纷出手了,各地楼市的成交量开始持续上升。如果没有新的变化,楼市可能就此走向2008年、2009年的老路。

  不过,就在各地楼市成交量开始上升的时候,传出了京沪深等城市三套房贷再度收紧的消息,打击囤地也从传言演变成为事实。而在最近,***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一次强调“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近期市场上关于“二次调控”的传言越演越烈。

  这样一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再次发生碰撞,结果到底如何,市场会再一次陷入迷惘。一方面,市场对楼市反弹抱有期望;另一方面,市场还是担心中央政府这一次对楼市调控态度坚决,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调控的政策不会放松甚至会加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出现裂变。部分之前没拥有太多房产的投资客、刚性需求买家出手了,这是目前部分城市成交开始上升的原因;部分之前拥有多套房产的投资客,则基本保持了观望态势,这是很多城市成交没有大幅上升的原因。

  可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二次调控”出台,或者调控政策没有悄然放松的话,楼市的预期仍会处于拉锯状态,出手的人会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始终有限。 (张秀钦)

  “黄金”炼成“白银”

  房地产的反弹态势似乎按捺不住,不少人暗暗嘲笑起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力。事实上,市场对政策的怀疑又再度升温。

  其实,房地产的预期并不混乱。可以明确预期的是: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正在到来。在这转型的期间,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直到转型的完成。

  在房地产黄金时代,购房捂地者闭着眼睛就能赚钱,但是,这样的疯狂在持续十年后,必然需迎来一轮清算。如今,我们正处在清算的关口。

  房地产市场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型而转型。宏观经济试图摆脱房地产的捆绑,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又必然带来某些区域房地产的升值,而中国转型成本也需要土地溢价支付。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待房地产市场,将寻求一种“平衡术”。

  一方面,短期内的政策高压态势不可能松动。房地产在拉动GDP的同时,负面作用尽显无遗。如果延续目前的房地产政策,保障房供应不足、商品房由投资者主导定价,中国社会无法稳定。

  另一方面,政策也不可能过于紧缩,软着陆始终是宏观经济的第一要义。地方政府的房地产依赖症远未结束,无不处于新区的大规模扩建之中。

  这样的“平衡术”的运用,会是今后十年政策的基本走向。所有的政策都是妥协的产物,正如所有的市场最后都要找到平衡。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寻找平衡的过程当中,既不会一下子墮入黑铁时代,也不可能在黄金时代驻足太久。

  今后十年,房地产市场的财富不再是俯拾即是,房地产投资客必须睁大眼睛,既要看高铁规划,又要看水源、配套设施、教育等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溢价,并且从政府的经济规划中寻找下一个热点区域与行业,找准投资的热点区域与热门的商业楼盘。

  “黄金”炼成“白银”,房地产不必狂妄,也绝无悲观理由。

  暂时的反弹恰是深度调控的催化剂

  市场似乎在一两个星期内又变天了,这次是变晴天。旺销楼盘的增多、成交量的触底回升,令越来越多的意向购房者产生了动摇。

  经济实力一般的意向购房者,又重新回到左右徘徊的矛盾中,买不买,成为他们眼下最重大的抉择问题。

  意向购房者预期的动摇,也有因可循。这因,便是既定预期与现实的些许错位———原本认定此轮国家调控能有足够的威力让房价降一降,于是暂缓了入市的计划。结果却越等越升,朋友中、媒体中,不断传来开盘热销的消息,渐渐令他们有了焦虑,及至身边的朋友陆续入市,便摧毁了他们原先设定的防线。

  现实能帮助产生预期,而预期又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一旦预期有变,其信心、行为,就将随着改变。这其中,就需要对现实能有冷静的思考,而不能因一时的行情改变,就乱了自己的方寸。古人云“福兮祸之所伏”,对于眼下反弹的楼市,都将为其召来更为深入的调控。换句话说,假如这股反弹力量仍将持续,那么国家的调控政策将会被落实得更加具体和严厉,直至市场重返稳定。 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国家经济安全层面看,此轮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也因此,此轮调控被视为“史上最严厉”,即从投资、投机需求上进行遏制,又从增加土地、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进行增加供应,前所未有的政策性住房供应规模,这是社会夹心阶层、经济实力一般的群体的福音。从本地市场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大规模的亚运城亮相,都将为中心城区开创一个供应充足的新局面,加之外围区域的巨量供应,广州楼市生态被改写并非难事———不再狂飙突进,而是循序渐进。如此,预期还是明朗的,只要国家调控能落实到位的话。 (陈玉霞)

  市场预期混乱只是一家之言

  中房协“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认为“目前市场预期混乱”,不宜再出紧缩新政,否则将影响房屋供应,带来新的问题。

  现在的市场预期真的不适合再出任何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吗?

  4月严厉调控政策以来,谁都知道广州的楼价并未有实质性下降,立竿见影受影响的只是成交量。最近,开发商的心情好了不少。近来广州楼市成交量上升的消息不断,按业界“金九银十”之说,9月份的成交量很有可能将会再度攀升。发展商最担心的就是成交量,有“量”不慌,有成交量稳步上升,房价也就不会轻易下降。这个时候,如果政府能“表个态”,不再出台新调控政策,不影响开发商收钱,当然是开发商最大的心愿。说白了,开发商的愿望就是想卖楼,最好的结果是,不用大幅降价,房子也能卖得出去。

  对于目前楼市而言,开发商这种愿望很可能能够实现。因为本轮调控政策主要是用来抑制需求,需求就像在水里按下瓢葫芦,可以按住一段时间,总不可能一直按下去,时间长了,总要重新浮上水面。

  还有一个影响预期的就是媒体大肆炒作,对购房人的心理以及未来的房价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谚云:“三人成虎”。因中房协出面表明态度,投资商两边倒,开发商求稳定,加之媒体的煽动,必定会造成市场预期混乱的表象。实际上,中房协只是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来发表言论的,实属一家之言,很多人片面理解调控政策,只要市面上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小题大做,所以才会以讹传讹,人心惶惶。市场预期的混乱与否,关键还是要看国家的政策,政策指向明确,不会让预期混乱,只会更清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08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