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当前腐败最多发、最易发的就是工程建设领域。”重庆市检察院今天下午向媒体发布消息称:从即日起,该市检察机关将集中开展为期一年半的“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活动。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8月,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257件308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大案194件,占75.49%,处级干部以上要案75人(其中厅级5人),占24.35%;渎职犯罪中重特大案件11件,处级以上干部7人。(《检察日报》10月13日)
近年来各地大兴土木,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领导干部们美其名曰“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带动地方经济”、“改善民居环境”,然而,在这些动听词汇背后掩藏的玄机却是耐人寻味。工程无疑是块香馍馍,贪官们都热衷于搞工程建设,看中的正是其中的“油水”。从规划审批到土地出让,从招标投标到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紧紧捆绑在一起,也正是因为程序的繁复以及官商之间联系的紧密,给了工程贪官以可乘之机。工程建设的利益是人所共知的,有了利益的挂钩,开发商与贪官们就会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开发商在每一个环节上的“打点”都会滋生一批新的蛀虫,将一大片科长处长厅长拉下马。
腐败犯罪的方式总是在不断演变,“糖衣炮弹”演化成了“工程炮弹”,击倒的领导干部实在不少。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什么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许多贪官都热衷于购置房产,开发商们也就适时的投其所好,以赠送房产、低价出售房产等形式进行变相贿赂。刚落马的曾坐拥30多处房产的重庆市交警总队原总队长陈洪刚,2007年被查处的重庆市渝中区原副区长王政、区委原副书记郑维等收受房地产商巨额贿赂的厅级高官都可谓工程贪官的前车之鉴。
工程贪官口中的建设非真正意义的建设,乃是建设自己的钱袋子。伴随着权钱交易的是无视工程质量,贪官们将百年基业的工程儿戏视之,当作自己收金揽银的摇钱树。于是,我们看到豆腐渣工程、垃圾工程不断涌现,最终造成贻害百姓的恶果。冒名“建设”的工程蛀虫对经济建设、国家发展的腐蚀是侵肌入骨的,对待潜藏在工程中的蛀虫应该亮起一面放大镜,做到防微杜渐、除之务尽,将蛀虫们打回原形,使之无所遁形。
仅仅8个月内,重庆就查处75名处级以上工程贪官,数据不可谓不大,级别不可谓不高。蝼蚁之穴尚可溃千里之提,如果一任潜藏在工程中的蛀虫队伍发展壮大下去,任由蛀虫们啃噬社会主义大厦,将是民之不幸,国之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