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对冲地产调控政策 10月25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自2010年12月1日起,商品房预售资金将存入监管专用账户,保证优先用于工程建设,严禁房地产企业直接收存。此举以收紧开发商资金链的办法,约束开发商利用资金杠杆撬动大规模资金以小搏大。从逻辑上看,此办法可以促使开发商为保证资金链安全,以降价回笼资金,从而达到抑制房价的作用。据有关人士测算,此举将使超千亿的资金受到管制。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相对乐观的方面。悲观的则是,资金链的紧张也有可能迫使开发商放慢供给速度,从而减少了市场供应,如此反而助长了房价的坚挺。正如所有调控政策面临的共同质疑,政策能否被切实执行是达至目标的关键。但目前市场普遍疑惑的地方在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地产调控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不希望再继续大幅上涨大约是明确的,但是否希望跌甚至是大跌,也难以如此断言。
自以“限购令”为标志的所谓地产业的“二次调控”以来,北京市对预售资金的限制办法可谓再进一步。同时也有报道,重庆版的房产税也已引弓待发,虽尚未最后批复,重庆方面却承诺待消息确定后,将会第一时间发布,甚至“参加发布会的有关媒体名单都已经拟定好了”。这些严厉的措施不仅加剧了市场的观望,也的确在房价下调上积聚了预期。可是,如果说房价下降不可避免,那么更具实际价值的问题是,下降到多少才是能够容忍的底线?
尽管地产业作为经济支柱,在官方的文件中被淡化,但在新的经济支柱尚未成长成熟之前,老支柱不可能失去其固有的作用。这使得中国的地产调控政策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而除了维系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以外,近期愈演愈烈的通胀,也为房价维持在高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的普通公众并未有多少现实可行的资产保值增值渠道,左冲右突寻求出路的庞大资金,几乎使所有可炒作的东西出现暴涨。输入性通胀更是推波助澜。虽然9月的CPI涨幅并未超出预期,但温和的数据不足以释怀目前的现实。中国当前出现的各个领域的价格上涨表明,通胀绝非短期可以控制住。
现实而言,只要通胀预期不被扭转,寄望房价出现明显下跌几乎不可能实现。而在国家的强力调控下,地产商仅是出于销售策略的房价象征性下降,即实现了2010年的大丰收。这种强劲的购买力量,一概斥之为炒作无法服人。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此前对于通胀与否的游移不定,现实的状况已经使人对通胀产生了共识。尽管有专家在提醒公众要对通胀有一定的容忍度,可现实是最好的说服者,容忍度已经不得不产生。近日油价上调,并不见沸反盈天的抱怨。是发改委的耐心疏导晓之以理了吗?未必。涨价已使人们的神经产生麻木。可以说,通胀既是当前宏观政策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资源性等产品价格上涨的坚实基础。(中国经济时报)
投资增长还有强劲后力 房地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 1-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4.5%,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36.4%,虽然二者都在持续回落,但无论从幅度还是速度看,企稳的迹象已经明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在4月以来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土地购置、新开工面积绝对量仍保持高位,说明未来保持适度增长完全可期。我们认为全年投资仍将保持22%左右的增长,房地产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
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4.5%,较年初下滑了2.1个百分点。不过,从单月值看,9月完成额为2.4万亿元,环比7月、8月都有明显增长,增速的回落一是因为基数效应,二是因为主动调控。
第三季度以来,新开工项目持续处于回落状态,累计比去年全年减少1.24万个,中央项目的到期退出,地方融资平台的整顿都使上半年投资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抑制。截至9月底,中央项目投资累计增速为10.1%,比8月回落了1.3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累计增速为25.9%,比8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地产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20%。前9个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长36.4%,9月当月增长35.1%,高于7月、8月的水平。在中央投资逐步退出的背景下,私人投资的边际效用正在体现。我们认为,未来中央项目也不会出现明显退出,有保障房建设、新兴产业支持,投资的增长还有强劲的后力。
从资金的情况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长总计3.16万亿元,9月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4522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虽然从政策方面看,投资束紧已经开始,但从资金支持方面看,仍有大量资金推动有关建设项目,流动性的相对充裕使得投资在未来不差钱。
房地产投资无需过度悲观
4月调控新政出台以来,楼市销售处于相对疲态,但开发投资没有出现明显下滑。相反,土地购置、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在二季度均出现反转。9月,在销量回升的带动下,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单月环比和同比上升。我们认为,未来地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而由于有加息和严控二套房销售的影响,地产整体销售可能还将保持低迷,未来房价盘整的概率加大。
从新开工面积看,前三季度累计新开工面积11.9亿平米,9月当月新开工1.4亿平米,已经连续11个月单月新开工面积突破1亿平米。土地购置面积依然保持在月300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未来新开工将有保证。连续巨量的新开工面积也使未来的供给非常宽松,9月,竣工面积增速明显提高,当月增速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随着政策的明朗,可售资源将进一步增加。
由于加息的影响,房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降低,虽然利率提高将加大购房人的成本和地产企业的财务成本,也将影响销售的恢复,但从整体看,由于前三季度有高房价的支持,地产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整体而言,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速,投资对房地产的依赖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