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全文大意如下:说楼市新政已经接近满月,效果初显,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已经被遏制。而近期政策动向显示,楼市调控仍将继续深入,除了前期针对购房者、开放商的调控措施外,近期或将出台针对房产交易环节的监控措施。一位闲的蛋疼的住建部官员跳出来说:近日该部将专门讨论房地产经纪的管理办法,准备从资金监管、人员、机构到相关的活动都进行相应的规范。这显示,打击投机和增加供应之外,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监管正在加码,成为本轮调控的另一个主题。
这个新闻看起来很美,大众就好像在欣赏美女:一是胸美,无限风光在险峰,波涛汹涌的房价已经被遏制;二是腿美,因为住建部要打击万恶的中介公司了。要知道在中国,房价和中介公司都是一丘之貉,是老百姓痛骂的对象,尤其是中介以欺诈、阴阳合同而让广大购房者所咬牙切齿。
如果老外看中国房地产的新闻,一定会认为这个行业很健康很和谐,完全不是老百姓所说的很黄很暴力。你看每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有几百条、高层领导动辄就开会宣布要抑制房价保障、过段时间就要宣布调控取得重大成果。难道还有其他行业受到过如此重视吗?但实际上,住建部作为房地产的主管机构,这些年在调控中都做了什么?尤其是调控的对象是谁?如果仔细梳理一下,你会发现这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大家还记得04年8月31日,所有商用土地停止协议转让,而全部变为土地招拍挂。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国的房价就进入了上涨通道,这就好比以前全国有200家石油公司,突然一夜之间就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一样。与此同时,央企和国企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土地招拍挂美其名曰减少土地利益损失、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公平交易。后来无数的小开发商才明白,原来这板子是结结实实打在自己的屁股上的。
土地招拍挂,价格快速提升,甚至面粉价格超过馒头,小开发商根本玩不起,而且国企和央企获取的土地资源,人家8.31之前拿的地到现在还没有开发完呢?后来所谓的打击囤地,也是刑不上大夫的。所以土地招拍挂最大的好处就是地方政府的腰包迅速鼓起来了,土地成本占房地产成本越来越高。当然表现在市场上就是房价暴涨,开发商只能去薅购房者身上的羊毛了。
后来07年房价保障,出台了首付比例及利率提高的政策。貌似打压投资客,控制中介炒房。但“一刀切”的政策也让首套房客户很受伤。后来的房地产走势也证明,身穿铠甲、全副武装的投资客们毫发未损,相反身着单薄衣衫的刚需购房者付出的代价很大。最主要的是那些期盼房价下跌,观望的购房者在后来的房价报复性上涨中飘洒的眼泪比窦娥还多。这样的事情后来发生过很多次,比如09年房价保障、10年史上最牛的调控,后来房租的暴涨,这就是伟光正的调控,实际上小开发商和百姓都很受伤。
当然唯一没有受伤就是土地财政、税收、金融机构还有大型的央企及国企。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利益集团吧。当主管机构参与利益分成,当裁判充当球员时,这才是中国房地产最可怕之处。话题扯远了,我拉回来,那就是住建部下一个打击对象是中介,其实中介和利益集团相比,何尝不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杯子,早晚要成为一个杯具。打击中介,只不过转移一下大众的视线而已,同时告诉老百姓,你看我有多少,我天天想着你们,谁欺负你,我就揍谁,你看我这个大哥多好。
有人可能为此热泪盈眶,确实啊,我们是生活在何其幸福的国度,至少我们能吃得起饭,有的衣服穿,房子早晚会有的。任何一个乱想背后其实都有制度性的推动,这才是根本,房地产在媒体的正确导向下,貌似是一个健康的肌体,但实际上真正致命的毛病总是从身体内部出现。我们的行业管理者在治理房地产时,总是喜欢犯三个毛病:第一个是忽视制度,注重表象,说白了,就是头疼治头、脚痛疗脚,最后人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二是政策总是喜欢一刀切,谁白了最后都是衣无遮体的大众、弱势开发商受伤;三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的执行力总是大化小、小化无。
当制度出了问题,当土壤出现了变质,你像长出像样的果子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在谴责开发商、炒房者和房地产中介万恶时,能不能再多想一想,他们为何变坏,强奸犯为什么成为强奸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我们对内因视而不见,只一味的对表象下猛药时,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效,而且肯定会出现副作用,最终只是喝药的人倒霉。看到这里,你还说这药好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