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蓝光地产北上尴尬 “商改住”背后的尴尬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3 10:51:00

  近日,声称要实现全国化战略布局、将“四川蓝光”变为“中国蓝光”的蓝光地产,正在经历着一场艰难的转型。

  “我们的土地储备量相当充足,目前已达到2000万平方米。”近日,蓝光地产北京总经理蒋志强向《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透露。而在2007年年初,蓝光地产的土地储备量仅为45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近两年时间其土地储备便翻了数倍。

  是转型,必有阵痛。就在蓝光地产进行规模性全国扩张、北上京城之时便已遭遇难题:拿地成本的增高,迫使其将商业用地改为住宅销售。加上时机的不凑巧,恰逢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导致其北京蓝光云鼎 (论坛 新闻)项目销售目前并不乐观。

  据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获得的数据,这个名为“蓝光云鼎大厦”的项目,于今年8月22日获得预售许可证,但截至11月1日,该项目在售的354套房源中,仅完成签约66套,两个多月的销售率不到两成。这无疑为蓝光地产的全国拓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生不逢时”的进京之路

  在成都房地产界,几乎无人不知蓝光地产,该公司曾连续7年蝉联成都楼市的销售冠军。2009年,蓝光地产携手云南白药集团,将其势力范围拓展至昆明,迈出全国化的第一步。

  随后,觊觎环渤海市场已久的蓝光地产在北京拿下一宗商业地块,开始在群雄逐鹿的一线城市设点布局。2009年年底,正值北京土地市场热闹非凡、地价上扬之际,经过71轮竞价,蓝光地产以2.43亿元摘得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区域一宗地。

  “当时北京地价很疯狂,敢出手的都是央企。”一位北京开发商向记者表示:“民企一般都不敢进场,因为高价拿地之后,未来赢利压力会很大。”

  身为四川地产龙头企业,蓝光地产高调进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对此,蓝光地产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蓝光进京,不是看别人进我们就进,而是不得不进。”

  成功布局北京后,蓝光地产希望将京城作为集团的“第二总部”,从而将势力辐射环渤海区域。但高价拿地后,为了降低成本,迎合销售市场,蓝光地产将商业金融立项的“马家堡地块”改为50年产权的LOFT住宅项目推出。然而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原因,蓝光云鼎项目并未如预期般的“一炮走红”。

  “商改住”背后的尴尬

  在北京南四环公益桥正北300米,这个名为蓝光云鼎的新楼盘正试图成为京城楼市中LOFT产品的一个典型标本。记者实地走访了项目装修豪华精美的售楼处,并观看了样板间,项目处处透露出高级公寓的奢华,从表象上并不能看出这是一个以办公楼名义立项的产品。

  将“商”改“住”,蓝光地产显然有自己的逻辑。蓝光云鼎所处的位置,如果按照办公楼出售,每平方米售价大约在1.5万元到2万元之间,而包装成“LOFT”之后,现在的成交均价在每平方米3.6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商改住之后,蓝光地产卖出了接近2倍的高价。

  “买一层,得两层”,蓝光地产将项目定位为这种在北京深受年轻购房者追捧的“LOFT”,却也不得不面临“商改住”项目普遍面临的尴尬。

  在记者的追问下,一位蓝光云鼎的售楼人员坦承:“由于是商业立项,楼盘并不会接通燃气,而且水电将按照商业项目收费,标准是民用水电的2倍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严厉调控下,北京住宅市场整体普遍销售不畅,蓝光地产可谓“时机不巧”。“目前的购房者非常理性,出高价买只有50年产权的LOFT,还要接受如此高的水电费标准,不如买70年产权的住宅项目。”

  但蒋志强对记者强调:“蓝光云鼎定位是LOFT办公楼,目前购买者多为办公用途,而且销售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于蓝光地产未来在北京的发展计划,他表示“并不清楚”,“目前蓝光地产在北京暂时没有获得其他项目”。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3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