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包括利率调整叠加此前存款准备金率对6家银行的上调等一系列措施在内,目前形成了一波组合化的政策调控。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小幅加息不能改变关系民生的房地产格局,未来的政策调控力度或进一步加大。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在洞中时,最重要的是停止挖土。”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这句话,似乎正适用于当前泡沫充斥的房地产市场。
为了给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降温,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是央行时隔两年之后重启价格型调控政策,令市场大呼意外。紧接着,本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时再度强调,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在经历了两轮调控政策的洗礼后,楼市调控进入了关键期。
众所周知,土地和资金可谓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两大龙头。而其中,信贷资金的投放或收缩无疑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活力与兴衰。要改变房地产市场现状,就必须加强信贷手段调控。
那么,在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中,银行业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本月19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事实上,自2008年年底央行下调利率后,在近两年时间里央行的货币政策持续维持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存款准备金率虽有调整,但利率工具始终未得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央行于10月中旬刚刚上调了6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市场亦普遍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业内专家认为,在这种状况下,包括央行在内的决策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自2010年4月以来持续进行,而价格型调控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决策层的态度和决心。
对于目前我国房地产现状,一些业内人士称:“就不良资产而言,已居我国各行业之首。”
一般来说,住房消费超过收入的30%的家庭,就可以被认为是过度负担。而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32.9%的购房者购房月供占到月收入总和的5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住房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