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9月 29日,国家有关部委下发了 “新五条”调控措施,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
有温柔有严厉 14城市出台限购令
新政出台第二天,深圳出台2条细则:限制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本市家庭、拥有1套住房的非本市家庭暂停购房。 10月1日,厦门出台5条新政:规定2010年底前一户家庭限购1套住房;7日,上海12条细则落地,除了限购外,还停发三套房公积金贷款,并首次提出房产税试点准备。随后福州、杭州、南京、三亚、天津、广州、温州纷纷出台地方细则,实行限购令。
到10月19日,大连限购令的出台使我国采取限购措施的城市数量升至14个。这是在9月29日“国五条”提出限购之后,各地随后纷纷出台的楼市调控地方性细则。
根据各城市颁布限购令的宽严程度,深圳、南京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被称为“严厉版”的限购令,而上海、杭州等其他城市对原有住房既往不咎,每个居民家庭仍可再购一套新房,由此被称为“温柔版”限购令。“严厉版”和“温柔版”限购令目前产生的调控效果已开始出现分化,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销声匿迹;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
业内声音: “限购”之后增加供应成关键
“明知是供求矛盾造成的结果,却用限制购买而非增加供给的方式去对付,又岂会有好的结果?”任志强(微博 博客)在其博客中质疑道,这种做法会误伤了大量居民改善性需求。
一方面,如果限购仅仅是临时性措施,那么在供给没有有效增加的情况下,需求只能暂时被压制,最终会爆发并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另一方面,如果长期执行限购政策,成交量长期低迷,开发商回笼资金受阻,就只能以缩减投资的方式应对调控,供应无法增加,依然无法满足被压制的需求。“即便新一波调控已经登场,依然会有部分资金想要通过投资房地产达到保值升值的目的。” 上海易居(博客)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微博 博客)认为。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又相当复杂,比如说,产业资金正在经历金融化,传统制造业不景气使大批资金急需找出路;境外游资又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其中不少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在这一情况下,既然只能购买一套,那些仍然愿意投资房产的资金,开始倾向于选择高总价的物业,尤其是高端公寓和别墅。因此造成新政出台后上海豪宅却逆势而行的状况。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面对“限购”,市场上的卖方也并未如想象中那样恐慌,反而普遍心态平稳。“现在政府宣布动用新政手段限购商品房,就像当年凭粮票买东西一样,等于变相宣布房子是紧缺商品。”开发商如此解读这次的调控政策。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限购是调控政策的一柄“双刃剑”,只能作为暂时性的过渡政策。“需求并没有消失,限购就像闸门一样暂时拦住了洪水,但水位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流动性充裕、 CPI上涨的局面下。”聂梅生表示,限购必须辅以必要的配套举措,如切实加大供应、进行长期制度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否则只能成为市场的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