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上市公司为何“不务正业”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12 11:08:00

  借用诗人卞之琳的两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来形容目前的一些上市公司也许再合适不过了,“炒股的人在炒你的股票,你在炒其他公司的股票”已经成为这些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了。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8月以来,随着各家上市公司的半

年报纷纷面世,雅戈尔被冠以“最不务正业”的公司。雅戈尔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落6.87%;实现利润总额为8.81亿元,相比往年同期下滑47.99%;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亿元,相比往年同期的14.17亿元,下滑高达59.00%。

  同时半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雅戈尔共计持有16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持有广博股份的比例达到该公司所有股份的14.95%。但是由于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动下挫的洪流,这些股权并未给雅戈尔带来“曾经的光辉”,而是高达19.78亿元的浮亏。

  雅戈尔正在逐步将自己的主营业务转移,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服装制造。雅戈尔的业务范围包括服装制造、技术咨询、房地产开发、贸易、对外投资、项目投资、仓储运输、针纺织品、金属材料、化工产品及原料、建筑材料、机电、家电、电子器材、煤、焦炭的销售等等。其主营业务从服装发展到房地产,而现在又增加了股权投资。

  这样的业务转变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2009年雅戈尔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有人就将不务正业这一问题提出,雅戈尔的董事长李如成回答称:“我以前是农民,我的正业是农业;后来我办服装厂,一开始生产衬衫,这已经是不务正业了。在衬衫厂到一定规模后,我又想引进西装生产线,生产西装,这对于衬衫厂来说,又是不务正业。至于房地产,实际上我们做得很早,1992年就开始了。当然,房地产相对服装也是不务正业,只是这个不务正业由来已久。”

  可见,上市公司转移自己的主营业务似乎是有理有据的,但问题在于,如果企业都选择投资其他上市公司股权、冲进PE、VC等领域,那还有谁会真正安心地照料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呢?与过去不同,特别是2000年以后,上市公司纷纷利用富余资金进行积极主动的投资,变成了主动进攻型。但如果上市公司就此淡出原有主业甚至完全抛弃自己原有的主业,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的,

  投资者也不会认可。

  上市公司炒股理财

  据统计,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证券部做“业余”时间的投资理财。根据2009年年报显示,沪深两市共有近600家上市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或金融机构的股票,持股数在10只以上的上市公司有74家,持股数在5只以上的更是多达155家。益民商业甚至被业内称为“打新专业户”,截至6月30日益民商业共持有14只个股。除掉上市失败的苏州恒久,剩余13只个股总市值仅有72.35万元,平均每只个股约5.5万元。而在14只个股中,有11只是今年“打新股”所得,持股数不是500股就是1000股,与一般散户毫无二致。上半年低迷的股市还让益民商业的炒股颇具悲剧色彩,13只个股给益民商业带来的利润仅占公司利润总额的2.21%。

  如此大规模的“业余”炒股似乎让人对上市公司的最初业务产生了怀疑。当初公司能够成功上市,凭借的是自己的主营业务能力,以及市场对公司的良好预期,“理财能力”似乎并未存在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炒股理财有可能引起资本市场的极大变动。当资本市场向好,股市处在一个上升趋势的时候,上市公司积极炒股的行为却从一个侧面加剧了投资者对其未来收益的良好预期,这个良好预期很容易造成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但这种上涨很大程度来讲是虚拟的,或是被一种良好的预期给助长的。虚假的繁荣恰恰也构成了泡沫的存在,这种伪真实不仅伤及股民、伤及资本市场,也给管理层的政策设定带来一个不真实的参考系数。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间流行的交叉持股现象也容易成为虚假繁荣的造就者,交叉持股使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一荣俱荣。一家上市公司盈利,便可以从多个层面带动一批公司的盈利,交叉持股是最容易出猫腻的地方之一,也是最容易滋生问题、产生泡沫的地方。

  亟待相关规定出台

  从已公布的数据情况看,凡是有涉及证券投资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的公司有超过八成的对象出现业绩下降或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如何能够完成自身的增长,用其他的盈利来填补证券投资所带来的亏空?

  面对如此复杂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积极炒股的行为却似乎没有顾忌,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出台限制上市公司的炒股行为。没有法律或行业规定上市公司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比例以及盈利状况公布,那么谁又对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负责呢?

  专家表示:监管层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制止或约束上市公司抛弃主业不做,全身投入职业炒股的行为,即使对那些富裕资金充裕的企业来讲,偶尔投资股市的资金也应该设定一个比例限制,比如,不超过公司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或者是总资产的多少等等。而对那些根本不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买卖股票行为应该从严从重查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