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当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时,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与房价出现连续的增长时,许多官员和经济学家都在用日本1986~1991年的泡沫当镜子,对照中国发展的现状,并警告市场、官员、投资者与消费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了泡沫,并将出现日本式的泡沫破裂。但他们对于日本当时泡沫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破裂的,与中国的现状是否相似却从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 别拿日本泡沫当镜子① |
当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时,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与房价出现连续的增长时,许多官员和经济学家都在用日本1986~1991年的泡沫当镜子,对照中国发展的现状,并警告市场、官员、投资者与消费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了泡沫,并将出现日本式的泡沫破裂。但他们对于日本当时泡沫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破裂的,与中国的现状是否相似却从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几年前我曾读过周其仁教授的两本书《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和《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其中有篇文章《以郁金香的名义》揭示了泡沫的一些真相,我因此又读了盖伯尔的《天下第一泡沫》,发现“郁金香泡沫”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并不像未作深入研究之前被媒体炒得那么可怕。用周教授的话说是“不过看似疯狂”,盖伯尔将举世人云亦云的“泡沫”捅了一个大窟窿。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共同搭乘“远大”的公务机时遇到一位喜欢让人读书的女士,向我推荐了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先生的专著《泡沫经济学》,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了日本当年发生的事情,并从中有了一些对中国现状更深刻的认识。
国人常用顾炎武先生的名句告诫有志之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了原著才知道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世人也常用“无毒不丈夫”形容成大事者要狠毒,而原意却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恰与流行之意相反,君子不但不应狠毒,反而应大度。更有甚者,在华远地产独家赞助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获奖的吴敬链教授在发表感言时大谈关于“穷人经济学”的重要,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韩朝华研究员却在重读西奥多?舒尔茨的原文时发现,诺贝尔奖授予的是“关于贫穷的经济学”或“贫穷中的经济学”,并不是“穷人的经济学”。“穷国”“贫穷社会”“贫穷经济体”的经济学是针对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增长。而“穷人”经济学则是针对社会中的一部分成员,关注的重点是财富的分配和社会的公平问题。如果经济学的本质是专门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效益的一门学科,则研究关于“穷人”的财富分配和社会公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学的范畴了。
重新回到关于“泡沫”的问题上来。人人都在说泡沫,但对泡沫到底为何物人们却理解不同,泡沫如何产生、如何评价和计算也无定论,这就产生了用不同的方式判断的、不同标准的不同结论,这样就会使经济学家的理论与实际很难相结合,并无法被推广与运用。
周其仁教授将泡沫定义为:基于对现实交易情况无知而无法解释的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野口悠纪雄先生将泡沫定义为:资产价格与经济实体无关的上涨部分,即实现资产价格与实体资产价格之差,实体经济不能说明之差。这与周教授的解释大致相同。进一步解释资产价格的通涨:一般产品与服务价格稳定,只有资产价格暴涨,并且这种暴涨是由于不劳而获的投机行为产生的资产价格异常。由此可以说,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学家,大致都公认泡沫是资产价格所产生的不合理的、无法用实体经济发展作解释的上涨。
因此正确地判断资产价格是否超出合理的条件,或实体经济的合理性成为重要的标准。野口悠纪雄先生给出了衡量资产价格的几个条件:一、资产价格取决于收益。如股票为“分红还原价格”,土地为“收益还原价格”,而收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并由收益决定资产的实体经济价格。二、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还包括:收益与贴现率的变化,即预期的影响—将来的价格影响现在的价格。同时这个预期的产生在于实体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资产价格上涨是资源配置合理化的适宜信号,反之由投机带来投机的方式,并且当这种高价格的投机有金融信贷的支持时,泡沫将随资产价格的异动而产生。野口悠纪雄先生同时给出了资产价格的计算公式:
尽管野口悠纪雄先生作了大量的计算模拟,但他最终得出的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告诉我们实体经济的资产价格实际是很难计算的。
我们无法用数字模型正确计算中国的资产价格情况,因为统计数字不完整,信息不透明。但根据野口悠纪雄先生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资料将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背景情况作个对比。这个对比起码可以说明中日两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也正是由于有这些重大的差异存在,因此才证明中国不会出现或说各种可查的数据显示目前的中国并不存在当年日本产生泡沫现象的前提,也并不存在资产价格的不合理暴涨。尽管已有少数城市出现了部分投机行为,也有少量的共同点,但是性质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