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度过这次楼市严冬需要多久?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29 11:51:00
从9月29日二次调控来袭,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记者发现,经历过上半年对调控的观望和7、8月份对调控的猜想,现在各方从最初的预期混乱正逐渐走向预期一致。
  
市场:成交量先于房价下滑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今年的“银十”因为这次调控显得成色不足,但是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前三季度销售业绩尚好。从全局的情况来看,各地住宅市场表现各异,9月份以来的成交量持续上升的势头受到限制。
  在中国房地产最热的省份之一的浙江省,记者拿到的权威“浙江省住宅市场成交调查数据”显示,1—9月份浙江省商品房销售面积是3030.2万平米,同比减少了18%。商品房销售额2780.82亿元,同比减少了1%。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面积2419.8万平方米,销售额是2235.87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5 %和9.5%。从具体时间段销售量来看,5、6月份下降较快,而8、9月份有所回升。
  在持续的调控下,各家房企目前面临供应放量、销售受控、土地清查、资金门槛提高等多重压力。若各方政策严厉执行和共同作用的话,开发商压力势必将越来越大。
  不过,从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房企3季报情况看,前期住宅市场良好的销售令各家标杆房企所拥有的资金情况尚好。统计数据显示,万科、保利、中海、富力、复地等5家销售额已完成年度计划的四分之三,金地、雅居乐也都完成了销售计划的70%以上。
  被寄予厚望的“新国五条”,主要包括对各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行政问责,上调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至30%和50%,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等。此后,各地纷纷出台细则,落实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十多个城市的住房“限购令”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接着,京浙等地又出台了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而近日,国务院重申“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再度发出楼市调控不动摇的声音。
  调控还没有结束,或者说,间接的调控还没有结束。尽管此次出乎意料的加息并非是直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手段,但从客观效果而言,势必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由政策变动原因造成的退房现象一时成为热门话题。而今,贷款利率提高,购房成本进一步增加,购房需求明显受到抑制。
  
对比:本轮调控是经济发展过热引发,是主动调控
  尽管房价目前尚没有出现大面积下跌的情形,但博弈的天平似乎正在倾斜,价格调整的预期也在强化。
  一些城市远郊板块的楼盘甚至出现“7”字头折扣……这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仿佛是2008年那次低迷期的重新演绎。于是很多业内人士和媒体疑惑重重:历史是否会被重新复制?度过这次楼市严冬需要多久?
  知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期预测,鉴于很多开发商的财务和流动性状况处于合理水平,故维持对房地产业稳定的短期展望;但“未来12个月内,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可能面临主要城市房价再下降多达10%的局面”。
  在记者看来,本轮调控和上一轮的调控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次房地产调控中最出人意料的是加息,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息并非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调控手段。但记者认为,加息对处于调控敏感期的房地产市场影响重大,因为综观1995年以来的三次加息的宏观经济背景,的确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经济基本面都出现了投资过热症状,市场热钱涌动,资产价格疾速抬升,成本或资金推动型通胀特征明显。利率升降调整又都处于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波段。
  而这一次宏观经济背景与2008年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当时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适当放宽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拉升有帮助作用,而此次调控则完全是经济发展过热,是主动调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此次房地产调控具有可持续性,“很多人认为2008年的旧事会重演,这是对宏观形势的误判,当年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房地产紧缩也会持续,预想未来半年再次出现2008年的重大经济变故是不现实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89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