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78家房地产为非主业的央企“磨磨蹭蹭”不愿退出市场的时候,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
71家央企至今未清退
11月2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置业在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以1.14亿元人民币转让福清中核置业100%股权及债权,截至今年8月31日,该被转让公司已经净亏26.03万元,据悉,这种转让亏损地产项目的现象在国资委发出非主业央企“清退令”后,普遍存在。
虽然“清退令”自今年3月18日下发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但因为国资委当初没有严令操作时间表,在这段时间里,仅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其不足2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超过200家地产公司至今未见动静。所以一些被勒令“清退”的央企仍迟迟不愿放弃盈利的地产业务,这让曾引发市场大讨论的“清退令”正陷入困境。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据国资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6607亿元计算,要求清退的78家央企的房地产资产总额约为991亿元。这也意味着,有近千亿元房地产资产被滞留在78家央企内部。
房企内部人士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贸然退出,再次进入的门槛和成本将非常巨大。即使目前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的措施下,出现了量缩价不涨的困难局面,但是由于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前景,多数央企集团对退出房地产业务采取的策略是拖一拖,看一看同业的执行情况,所以造成了今天这种“清退令”较难执行的情况。
按照国资委在3月底的公开说法,78家央企的退出方案已如期上报。也就是说,除了以上少数央企有实质性动作外,其他央企几乎并未实施各自上交的退出方案。
转让的都是亏损项目
据媒体报道,而实际上,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缓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盈利”。据悉,目前房地产业务经营比较好的非主业央企,其房地产公司带来的销售收入大概能达到12%—15%,最高的甚至接近20%。
而国资委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该说法。数据显示,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非主业央企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从目前来看,尽管处在房地产调控时期,但房地产业务仍然有利可图,对于优质资产央企肯定难以割舍。为了追求利润,央企仍然可以以合作开发等各种形式变相进入房地产领域。”中国房地产协会专家表示。
“即使有些央企在挂牌出让房地产业务,大多数也是亏损企业。能为集团带来真金白银的,哪个央企舍得出手呢。”某业内人士指出。比如11月2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置业在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以1.14亿元转让福清中核置业100%股权及债权。但是其本质是中核工业集团在甩包袱,在8月底之前,中核置业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78家央企之一的中国铝业集团,之前上报给国资委的清退地产资产名单中,只有中铝置业一家二级子公司。但事实上,截至2008年底,中国铝业集团共有9家主业为房地产的二三级子公司,并未都列入清退地产资产的名单。
而据多家媒体综合调查,目前78家央企旗下的房地产子公司中,大多数都开始以三线城市为目标,深入三线城市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绕开政策拿地,并通过建设一部分保障房继续参与房地产业务。值得注意的是,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前曾被认为是非主业央企退出业务“理想接盘者”,但在发力扩张的同时,并无接手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