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临近年关,如果想从商业银行手里申请到贷款,基本上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但是,这一次监管机构主动打招呼,要求商业银行对于央企控制发放贷款的做法还是很少见的。据分析,管理层此举旨在通过收紧资金链的方式,“倒逼”部分央企加紧清理房地产业务,达到提高非主业房地产央企的“退房”进程。
这也是时隔8个月后,央企“退房”再一次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之后,针对当时全国各地频现“地王”的情况,国资委发文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限期退出房地产市场,以平息舆论对于央企成为地王推手的指责。但是,由于国资委当初没有严令操作时间表,所以一些被勒令“清退”的央企仍迟迟不愿放弃盈利的地产业务,这让曾引发市场大讨论的“清退令”正陷入困境。
按照当时国资委的要求,这些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必须在4月12日之前拿出“退房”的详细方案,但是方案发布之后怎么执行、如何监督却没有进一步的详细规定。于是,从其后媒体的陆续报道来看,这70多家央企的“退房”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用“磨磨蹭蹭”来形容。除了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了旗下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至今未见动静。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并且形成目前这种局面,是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失控的一种结果,央企在房地产市场占据的份额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现在要求央企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可行的自我约束方案,并且自动自觉地严格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应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期待的事情,必须要依靠外力的作用才可以。
相应的,尽管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扭曲,但它毕竟是一个市场,而且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市场,央企取得大量土地,并且成为“地王”,至少从形式上看,也是通过“招拍挂”等市场手段得以实现的。那么,今天当央企需要执行国资委的“退房令”时,显然也只能按照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操作,而现在银监会选择从信贷角度入手,通过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来挤压非房地产主业央企的市场空间,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非地产主业央企最终实现了“退房”,并不意味着楼市便会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因为按照规定,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央企还是可以继续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而这些巨无霸级别的央企才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非地产主业央企的退出必然会吸引大量其他的资金来填补这个空缺,在市场开发需求仍然强劲的前提下,我们不能指望对抑制房价带来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