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深圳中小开发商可学星河湾
贺承军 知名建筑评论家
广州的星河湾不是深圳能做的,虽然现在北京、上海、山西都有星河湾,但是号称全国“样板房”的深圳没有。原因在于,深圳楼市太火,房子太好卖,开发商一直处于追求速度的状态,高于其它很多城市的开发利润更加刺激了这种浮躁,于是普遍缺乏对建筑细节的追求。快速开发能满足高速城市化的需求,但出不了经典甚至令人感动的建筑。这点上,广州都已经超越深圳了,比如广州的某些经典楼盘,由建筑布局、外观、园林、户型等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岭南传统文化和精雕细琢的工艺,而深圳的楼盘千篇一律,在经历最早引进香港及国外经验、复制出某些轰动一时的楼盘之后,现在已没有创新甚至复制其它先进经验的动力。尤其是,即便像中海、金地等龙头开发商,都已经很难在深圳拿到地,体现它们创新的地方也就逐渐转移到了别处。深圳仍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但已不再是全国房地产的“样板房”。
未来深圳地产再这样下去,万科这样的企业,在城市化进程中选择规模开发,而不是精雕细作,是一种理性的做法,万科很难再去做精品。但是不排除深圳的中小企业可以走这个方向,房地产的利润率很高,但是深圳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只想着利润,中小开发商老板可以去和星河湾老板多交流,产品做好了实际获得的利益更多。
“样板房”光环失去弱在服务
高海燕 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
深圳楼市长期以来强势的“卖方市场”,造成创新力不足,同时城市规模也限制了创新空间。现在不是说落后了,但确实是停步了。
“样板房”地位不再,突出表现在服务上,不只指传统的物业服务,而是更广泛范围的业主服务、客户服务。如众所周知的星河湾,它的客户服务做到了大中华的社交服务平台,而目前深圳房地产界的服务,止步于营销技巧,对社区生活、文化及由社区所及的城市参与度等方面,都鲜见开发商的努力。这点从楼盘营销中心就能看出,深圳的营销中心就是个卖房子的地方,顶多弄些豪华装修彰显一下高端定位,并不能体现个性、文化,而且很多在房子卖完后就直接变成了会所,或者商铺,楼盘该有的会所并没有精心设计、好好经营。
文化底蕴薄制约地产创新
王晓东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深圳房地产领先全国,得益于市场化较早的政策环境,以及临近香港的地理优势,而后来随着全国商品房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诸如模式、方法、技术等很快就是全国“一盘抄”了,而真正能深远影响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城市,在文化方面缺乏底气,这对房地产领域,或者缩小到建筑设计方面,都有制约性的影响。比如深圳人买房子,恨不得把所有的空间都纳入到自己的两房、三房里去,于是开发商就绞尽脑汁偷容积率、搞送面积等,这必然影响建筑外观、居住环境,而且由此压缩了必要的公共空间,不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和休闲的生活氛围。深圳楼盘一开卖就要标榜自己“偷”了多少(面积),这其实是一件很无奈和可悲的事。
追根究底,还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意识和素质,也就是房子受众的水平在哪里,决定了开发商和建筑师会生产怎样的产品,以及怎样生产和销售产品。再举个例子,小区停车位的设计,深圳很多楼盘,甚至一些高档豪宅区,还是有很多业主一味要求地面停车,不行的话就直接停路上,占据小区通行空间,这令有些建筑就不得不妥协,牺牲掉一些绿地,腾出更多空间给地面停车。此外,深圳楼盘在精装修、绿色节能等方面也开始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这也是因为受众没有这方面意识和要求,甚至缺乏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