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自住型需求渐有力不从心之势,而投资性需求则愈演愈烈。投资,讲究预期,预期是很恐怖的东西,让人淡忘风险,勇往直前。中国的房地产有什么搞头?在中国,土地不是私有的,中国的房地产不能叫房地产,因为根本没有地,只有房,应该叫中国房产业。中国的业主只不过是虚拟“房产”里的一个长期租户。亦别说部分已建造了十来二十来年的商品房,其真实价值更要打下折扣。
现在说什么到时候可以补地价之类的都不过是借口。补地价?一个城市,除了公共建筑之外,全是个人建筑,这么大的规模,政府怎么收回?收回时,这些人去哪儿安置,即使能办到,工作量之大不亚于迁移一个城市,将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冲击?举例言之,目前的城市居民房大多数是1990到2005年代建的,其中居住的人口到达几百万。如果按这个办法实行,一个城市15年间要让这几百万的人离开原来的家,重新找住所,社会怎么承受得了?再加上写字楼、商铺什么的,地方哪来这么多资金进行收回?
开发商用来胡扯忽悠买房人,买房人则用以进行反复的自我安慰。而这类胡扯不过是开发商和围绕身边的狗腿们倒腾出来的玩意。70年后多数开发商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忽悠完你卷了钱变更行业再大干一场。70年后,房子下的土地使用权没了,业主将以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购买房地产是击鼓传花,大家一起发癫,虽然大家一起发癫,但只要有更发癫的,这买卖还能玩的下去,国家逐步收紧银根的大环境下,癫狂了许久的买卖还能玩得动?寻找一个能玩的玩意儿玩去吧。投资中国房产,除非你自个儿去当开发商,然后派出强大的宣传团队给脑子发癫的民众洗脑,洗完脑成为开发商的业主,把房子买走。宣传队伍继续开进下一批人群里中,之前培养的业主便派上了用场,用“以旧带新”的宣传模式继续忽悠下一批,直到游戏玩不下去为止。
在不久的将来,房产税粉墨登场是可以预见的,地方必须有个长效机制持续获得财政收入,以改变靠地发财的不可持续的收入方式。能“买得起房”的业主大多进了箩筐,箩筐里大多数人成了房奴,地产税出台显得顺理成章,掏了你口袋的钱又不会让多数人不觉得难受,即使房价下跌,征收房产税也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因为在道义上,炒高投资者们是应该承担风险,泡沫阶段时恶意炒作的投资者更是应该受到社会公众谴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