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热点透视:撂荒17年 闲置土地是高房价幕后黑手?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12/31 12:05:00
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因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原因造成、且尚未处置的26宗住宅闲置土地,在这26幅闲置地中,“撂荒”时间最长的是福建漳州东山县的一成片开发用地,闲置时间已超过17年。全社会都在寻找中国城市房价暴涨畸高的原因,其中都把土地供应作为高房价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然而,此次26宗闲置土地的曝光彻底撕开了“土地供应紧张、供应量少推高房价论”的假面具。

  土地闲置原因:开发商囤地暴利远胜卖楼

  囤地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地的迅速升值,让囤地的开发商有利可图,他们可以等到土地升值后再开发或者转让。数据显示,尽管4月份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2010年上海、北京两市卖地收入仍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涨幅将超过50%。土地升值幅度如此之大,无怪乎包括央企在内的企业疯狂圈地。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土地闲置越多,房子供应越少,房价涨得越快;房价涨得越快,地价涨得越猛,囤地比盖房更有利可图。

  在此次公布的“撂荒”开发商名单中,格外扎眼的当属赫赫有名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央企通过控股北京井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了此次公布的北京“撂荒”5宗地中的3宗,距合同约定开工日期均将满6年。近年来,在房地产暴利诱使下,一些央企挟雄厚资本转战房地产市场,在北京、上海等地制造“地王”,引起民众普遍不满。目前,房地产非主业央企正按要求退出房地产领域。央企竞相搞房地产已属不妥,囤地“撂荒”更属无理。必须按国土资源部规定,在公布名单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控股股东整改到位前,剥夺其参加土地竞买活动的资格。

  第二,有一部分土地从没有开发技术和资金的开发商手中倒卖(法律上叫转让)或者土地抵押担保过程中,出现很多扯皮的官司,法律关系不清楚,导致这些土地无法开发,因为谁也不愿意在法律关系不清楚的土地上投入资金建房子,于是土地就一直这样闲置着。

  第三,还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如规划的修改,需要在土地上增加市政道路等等,这些土地往往一拖就是几年。

  第四,在资本市场中,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有一个土地银行的概念,土地储备越多,公司价值和上市市值就越高,这鼓励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大量增加土地储备。

  土地闲置后果:闲置土地助推高房价

  从北京、广州、海南等地成为闲置土地“重灾区”情况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房价越高的地区闲置土地好像也是越多。如北京、广州都是一线城市,房价都是高得惊人,海南、江苏等不少城市,房价也都是奇高。而现在的数据表明,在这些房价奇高地区,也是闲置土地“重灾区”。这是不是说明:高房价与闲置土地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每年国家投放市场的土地供应量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闲置土地越多,土地的实际供应量就越少;而土地供应量越少,地价也就越高,房价也只能是水涨船高。

  房价越高地区闲置土地越多,说明在打击开发商故意闲置土地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存在着问题。尽管《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对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征收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2008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多少地方动了真格呢?

  不少地方对开发商闲置土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地价的飙升是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看到的,而土地闲置恰恰能助推地价上涨。因此,一些地方对开发商屯地极度宽容。同时,也有一些地方变相“闲置土地”:几乎每一年,不少地方都难以完成年度供地计划,甚至个别地区仅完成30%左右。而减少土地的供应量,土地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让房价理性回归是民众的期盼,而要让房价真正能够理性回归,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打击开发商乃至一些地方政府故意闲置土地。如何整治:国土部必须对囤地大爷下狠手 截断闲置土地的融资渠道

  从国土资源部向银监会、证监会移交闲置土地“黑名单”来看,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囤地行为的调控政策,落点到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进行全面管控,由收紧资本市场融资到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管控全面铺开。这也说明,从融资渠道入手的土地调控正向前继续推进。另一方面,在市场低迷,开发商难以通过销售回笼资金,一些地方政府正加大力度催收土地出让款,南京、温州等地甚至因开发商未能及时缴清土地出让金而收回了部分土地。如此看来,随着调控的进一步深化,一些囤积土地的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资金短缺压力。

  从清理力度、曝光数来看,国土部此次清查力度是史上最大的,并有可能在全国掀起一股清理闲置土地的高潮。但关键要看国土部此次清查、处罚能否真的落到实处,要看地方政府是否会严格落实执行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要看最后的处理结果怎样、是如何处理的,是否会真的严格按照已经出台的土地政策进行处罚,不要变成清而不查、查而不罚、罚而不痛、痛而不多。

  从公众对“黑名单”心存质疑的现状来看,因此前土地政策执行不到位、少有闲置土地被收回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担心打击囤地后将导致地价房价下降,或收回囤地后不能再卖出高价而放任、默认开发商囤地,或许这次严厉清查闲置土地的效果依然有限。

  但也要看到,影响最终的清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政府是否会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和地产调控政策。在土地市场,很多闲置土地实际上与地方政府的想法或行为密切有关。事实上,更应该被认真清理的是被闲置的法律,清理被闲置的土地政策比清理闲置土地更重要更具有现实意义。但一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并不缺少法律、政策,缺少的是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缺少的是严格执法。如果监管部门真能严格执法,不放过每一宗应该受到政策处罚的闲置土地,而不是走走过场,象征性地对少部分囤地采取措施,继续“有法不依”,那么开发商囤地不但难以获利,而且所冒风险将非常之高,闲置土地就将大大减少。 清理闲置土地能否治愈高房价 专家回应:很难

  自国家宏观调控楼市以来,出台政策不算少,加上以往的一些政策,房价应该有所回落。譬如,几年前国家曾出台一个土地闲置两年无偿收回令,一连串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楼市交易少了,开发商资金回笼少了,银行收紧银根,开发商融资难了,如果土地闲置两年无偿收回的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无疑将掐断一部分开发商的资金链,再坚挺的房价也得跌了。可是今年7月份的全国大中城市房价竟然同比上涨10.3%。原来那些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起码土地闲置两年无偿收回的政策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过高的房价之上的。现在清理闲置土地就是要打破这样的利益链条。但是,目前的清理能不能打破呢?很难。

  首先,目前的土地闲置分成两种,一种是因为"政府原因",还有一种是"企业原因"。 "政府原因"的要占全部闲置土地的一半以上,毫无疑问这部分的闲置土地政府是不能无偿收回的,因此对开发商来说也是毫发无损的。剩下不到一半的"企业原因"的闲置土地能否无偿收回?也难。

  闲置土地早已超过两年,在政府督促帮助之下总算开工的土地,自然是不可能再无偿收回了。因此,在这方面开发商只有赚头而无损失。那么被收回闲置土地的开发商是否真受到损失呢?恐怕少之又少。土地闲置两年无偿收回的政策已经出台近三年了,但具体规定土地出让付款细则出台只有半年不到,它规定:土地出让成交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出让合同,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因此许多拿地企业其实是不付款的。

  即使出钱拿地的,许多企业拿的也不是自己的钱,例如北京顺义区拍地给自己的下属公司大龙地产,大龙地产拿地后直至被收回,一直没付过钱;再譬如上海江桥镇拍地,拍地的政府居然借钱给开发商来拍地。拿地后一直拖着不付款,直至盖起楼开始出售才付土地款的开发商,全国不知有多少。即使出自己的钱拿地的,土地闲置超过两年而被收回的,据了解也几乎没有无偿收回的,开发商多半能够拿回自己的钱。现在上海已有15幅闲置土地已收回或已启动收回程序,没收还是退回开发商拿地的钱,或者压根儿当初开发商就没怎么付钱?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由于不严格执行已有政策,土地开发变成只有暴利而无风险的行当,如今也很难指望清理闲置土地来使楼价回落。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8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