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加息之辩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1/2 11:52:00
 2010年年底,正当市场以为年内不会再加息时,加息的“槌子”却再次意外落下。央行决定,自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这已是央行2010年内第二次加息。至此,关于“年末是否再加息”的争论尘埃落定。
  尽管关于年末加息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但对于此次加息,学界仍有不同意见。

争辩一  是否该加息

甲方:应该。通胀的压力始终存在,此次加息可以平抚民心,缓解压力。
乙方:不该。货币政策大起大落,严重违背货币政策前瞻性和预期性的本意。

  对于此次加息,陕西学界看法不一。但是,不管是对加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保留意见的,对此次加息都颇感意外。不少学者表示,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不久前召开的多次财经会议上表示不会加息,但又在公众预期淡薄的情况下上调利息,对公众的心理影响较大。
  “此前,尽管我预测2010年内可能加息,但央行官员不停地释放年内不会加息的信号,我判断加息可能会到2011年上半年了。”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昭宁说。
  “听到加息的消息后,我感到震惊。”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涛看来,此次加息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央行的信息不透明,“一方面对外界宣称最近不会加息,一方面却突然加息。这实际上是央行货币政策紊乱的表现。”
  “而且,事实已经表明,银根收缩政策明显提前。”在冯涛看来,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经不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稳健货币政策”,事实上已经趋于从紧了。
  冯涛说,货币政策大起大落,严重违背了货币政策前瞻性和预期性的本意。“由此导致股市一塌糊涂。美国经济糟糕到那个程度,但股票发展水平依然比较高,我们一对比就知道这个差距有多大。所以我说,这一次加息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政策,是没有遵守货币规则的政策。”
  “在我看来,央行此次加息,可能并非央行的本意,而是迫于某些方面的压力。这也是央行官员为什么此前已宣称不加息却突然加息的一个原因。”陕西师范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胡秋灵认为,“通胀的压力始终存在,此次加息在于缓解这种压力,平抚民心。”
  “最近的成品油提价,我觉得也是加息的一个因素。”曾昭宁说。
  
争辩二  能否抑制通胀

甲方:能。加息可以引导居民由“更多投资”转向“更多储蓄”,降低社会对2011年物价过快上涨的担忧。
乙方:不能。加息很可能吸引“热钱”流入,推动物价上涨。

  当前,我国内外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2010年11月的CPI同比涨幅达到5.1%,“负利率”不断加剧。在“负利率”的背景下,居民储蓄难以保值增值,纷纷流出银行体系,可能加大物价压力和资产泡沫。
  “加息向老百姓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你的存款放在银行是安全的,不会缩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这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这次加息也凸显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由于影响2010年物价上涨的因素2011年仍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大,去年价格对今年有2个百分点以上的翘尾影响,还可能出现其他新涨价因素,因此今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今年1月份和6月份的翘尾影响最大,可达3个百分点左右,因此今年一季度可能出现阶段性物价高点,或许前三月每个月的CPI都会超过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在物价高点到来之前就加息,货币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有利于降低社会对2011年物价过快上涨的担忧。”
  “即使从这个角度讲,这次加息依然是不到位的。”曾昭宁表示,加上上次的加息,总共只有0.5的幅度,和负利率的差距依然不小。
   “此次加息,更多是一个信号意义,对实际情况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比如大家关注的通货膨胀、存款负利率。”胡秋灵说。
  曾昭宁表示,目前并不是CPI的高峰值,“前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至少还有半年的影响期,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大,还可能出现其他新涨价因素,这次成品油价格的上涨,预示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曾昭宁表示,成品油作为基础性产品,它首先会影响物流成本。“在物价高点到来之前就加息,有利于降低社会对2011年物价过快上涨的担忧。”
  同时,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可以防止储蓄这只‘老虎’出笼。”曾昭宁说。根据目前公开的陕西201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居民储蓄下降了6.8%。
  央行2010年四季度储户调查显示,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投资”已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的第一选择。
  “但这种投资具有盲动性。”曾昭宁说。“储蓄的笼子一旦被打开,对物价的上涨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方面发展热情高,基于流动性偏多之上的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必然较大。“加息加大了资金借贷成本,有利于抑制信贷过快增长,防止投资膨胀、乱铺摊子、盲目重复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曾昭宁说。
  但在冯涛看来,此次加息,“不但不能起到抑制通胀的效果,反而会加剧通胀。”目前,在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利率接近零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加息很可能吸引“热钱”流入。他表示,热钱流入必然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
  冯涛预计,今年的通胀还会持续表现,“在比价体系没有调整到位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尤其是是农副产品的上涨是一个内在的因素,改变不了。如果再强化货币政策,打压楼市、打压股市、实现货币紧缩,今年经济搞不好就会严重下滑。如果中国经济下滑8%以下,社会矛盾就可能被激化。所以我一再呼吁要回归到货币政策的规则上来,要按照实实在在的货币规则进行,一定要有前瞻性和预期性。而且,对待公众要诚信。”
  
争辩三  能否使楼市降温

甲方:能。加息将进一步增加购房持有成本,有利于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
乙方:不能。加息最后影响的都是靠贷款购房的工薪阶层,炒房者依然会将房价继续炒高。

  近期,各地楼市再次出现成交量快速上涨的局面,房价也随之有所上扬。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次加息将进一步增加购房持有成本,强化近期各级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购房需求的作用,使楼市进一步降温。
  “但是,此次加息影响最大的是靠贷款购房的人群,对于那些炒房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胡秋灵说,“没有靠贷款炒房的投资者。”
  胡秋灵表示,2010年不少的调控政策事实上最后影响的都是靠贷款购房的工薪阶层,“像提高首付比例等。这些措施对炒房者没有什么影响。”
  “此次加息对于楼市来说可能会遏制增长趋势,但并不一定能把房价压下来。”冯涛表示,2010年以来政府采取非常严厉的政策,房地产价格仍在持续上涨。
  冯涛同时表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不是靠打压房价来实现。在他看来,打压房价只能伤害经济,“我们现在把房价打压到很低的水平上,那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就会受损,同时,低收入阶层依然有可能买不起房。”
  冯涛说,当把房地产压到比较适当的价格位置上,穷人还买不起房的时候,很多有钱人就会去买、去投资。
  “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一定是政府承担功能,政府大量建设廉租房来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且我认为现在到了坚决取消经济适用房的阶段。因为房价上的双轨制是产生腐败的一个根源。”冯涛说。
  “不过,这次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可低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公开撰文表示,这两年国内房地产泡沫吹得这么大,其实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致。
  在他看来,央行这次加息向房地产市场发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央行的态度十分明确,货币政策开始转变。而且这种转向不会一蹴而就,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货币政策转向了,那房地产市场向常态回归也将是一种必然。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