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11条"),政策组合拳已经开始接二连三剑指高房价。从一些反馈的信息看,"上海新房交易清淡价跌5%量减半"、"深圳新商品房成交均价跌破2万元"等等报道,似乎表明遏制房价已立竿见影。
但有记者通过走访银行、房产中介后发现,尽管"国11条"对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都提出严格要求,但各家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标准不一,利率最低7.1折,部分银行可做改善型三成首付,部分中介可将二套房"变"一套房,等等"执行力不到位"现象司空见惯,似乎不足以支持"楼价下跌"一说。
笔者近段时间一直关注申城楼市,以我亲眼所见看,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居住的小区包括附近楼盘,以及我关注的一些楼盘,价格没有跌。当然,中央宏观调控,不是为了打压房价,而是遏制房价暴涨。因为如果不加调控,房价将涨得更疯。从这个意义上将,楼价跌不跌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没有涨就是OK就是胜利。问题是,这样的"没有涨"、这样的"被下跌"总让人感觉有点不踏实。
我想,这种不踏实大概就是来自银行、房产中介等相关机构在楼市组合拳中的不当表现。而笔者的不踏实更来自身边的真人真事。就在最近,身边的几个同事有买房也有卖房的,她们不是首次置业者,但也不是"投资客",买房或只是为了改善住房或是为了孩子就学换成学区房,或是结婚用房……她们之中也不乏从2008年底市场最低谷时就开始看房却迟迟没有出手的人,最后却不得不以高得多的代价来实现自己的换房梦想。
政府出手组合拳后,有关各方表现不一,仔细分析之后大概可以划分如下:银行和按揭的房奴应该是统一阵线,他们应该是不大愿意看到房价下跌的。地方政府原本和开发商房产中介是统一战线,他们希望房子交易火起来,利益攸关嘛,但在当前形势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准备购房的和根本买不起房的人,现在是真正的统一战线,希望房价跌得越快越好,然后果断出手抄底买房,哪管一旦买了房子就从唱衰派变成挺涨派……
遏制房价暴涨关键要统一思想。如果任凭利益各方各说各的各做各的,房价永远会令人不踏实。如果将房子作为商品,房价最终是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决定的。翻开"国11条",第一条为: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第二条为: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第十一条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以往的调控,着力控制需求,供给增加不足。调控过后,各种需求集中入市,给人"每调必涨、越调越涨"的印象。此番调控,既控需求,更增供给,并特别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调控房价的效果值得人们期待。
□ .马.翠.莲 .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