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自2008年中国平安(48.24,1.04,2.20%)折戟富通后,保险系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一直处于蛰伏状态,外界既不清楚保险系QDII的发展状况,也不明了在这两年里各家保险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投资表现。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21日发布的一份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揭开了保险系QDII神秘面纱的一角。
3月24日,记者从该表中发现,截至2009年12月31日,获得QDII资格的保险公司数量最多共有23家、基金19家、银行22家、信托3家,在券商中则只有中金获得资格。从获批额度上看,19家基金和中金共获得409.65亿美元额度,保险系获批155.05亿美元排第二位,银行系获批79.6亿美元,信托则仅获批6亿美元。
2月11日,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下称中再财险)获得保监会投资境外市场的资格,成为第24家获得QDII资格的保险公司。
“虽然保险系QDII机构数量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占比最大,但自从平安投资富通失利后,就几乎看不到保险系QDII有新的动作。从获得批复的总额度来看,保险QDII并不与保险业总资产匹配,很多公司都没有用足其QDII额度,而且上市保险公司对于去年保险QDII的投资状况,在年报中没有具体披露,保险QDII的投资战果如何,只能依据香港股市的表现来推测了。”3月24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构保险分析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两年仅批两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除平安集团于2004年、中国人寿(27.60,0.20,0.73%)集团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于2006年获得资格外,共有18家保险公司于2007年拿到QDII资格,但2008年和2009年则各仅有1家保险公司获得资格,前者是都邦财产险公司,后者为太平财产险公司,投资额度分别为2500万美元和7900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拿到QDII资格的中再财险将委托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招商银行(15.74,0.31,2.01%)担任托管人,投资额度将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0%,主要投资香港市场。中再财险2009年扭亏为盈,分保费收入达119亿元,依此大致可推算出其QDII额度约有3亿美元。
一家中资财险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在3月25日受访时表示,财险保险公司的QDII额度一般不会用足,而且中再财险的母公司中再集团此前已经有3.5亿美元的额度,预计中再财险额度不会超过2亿美元。去年唯一获批的太平财险的QDII额度也仅为7900万美元。
据了解,在去年所有获批QDII额度的机构中,保险机构是仅次于银行获批额度最少的,2009年全年,外管局共批准80.79亿美元QDII额度,其中9家基金公司合计获得74亿美元,3家信托公司共获得6亿美元,银行系QDII没有新增额度。
记者从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获批QDII额度的多少与各家保险机构的总资产规模紧密相关,如平安和国寿两大保险集团的总资产都超过了1万亿元,88亿美元和32亿美元的QDII额度比之总资产,占比都不到5%,而原则上保监会规定保险QDII额度获批的比例是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5%-10%。
在24家保险机构中,记者也发现,中资公司占了主体地位,外资保险公司中只有友邦、中意和金盛3家,获批的额度分别为8200万美元、1500万美元和800万美元。而新华人寿自从发生“关国亮事件”后,虽然去年该公司寿险保费规模几乎跻身“三甲”,但是却缺失保险QDII的阵容。
出海投资仍缺细则
业内人士称,时过两年,保险系QDII具体的投资细则和投资政策至今未正式公布,这使得多数保险公司对于出海投资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对保险公司来说,2008年平安投资富通失利也是一个警示,直到现在,甚至整个2009年,保险QDII的海外投资一直围绕着在H股打新股或在香港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前者主要是中小保险公司,QDII资金实力也不大,而后者则是几家额度高的保险公司。”3月26日,申银万国一位保险分析师分析称。
不过上述分析师也表示,虽然保险QDII之前在出海投资思路上举步不前,但并不意味着今年保险公司没有动作。
“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趋紧,外汇储备增速加快,外汇政策鼓励有能力的资本走出去,就连缩手缩脚了两年的基金QDII也开始展开海外攻势,加大仓位比重,保险资金相信也会在今年迎头赶上,尤其我们看到拥有巨大外汇储备的中投公司在去年的海外市场投资获益超过100亿美元,对保险资金而言,自然也是动心的,虽然保险QDII无法与之相比,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一些的投资自主权,更大胆一些。”这位分析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