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去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揭开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危机序幕以来,更多西欧国家的财政状况前景堪忧,欧系货币的走势面临重荷;与此同时,美元、澳元等却随着本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而表现坚挺。
“今年,预计以美元反弹为主线,澳元、加元和新西兰元等货币也有机会有所走强,而英镑、欧元以及欧系外币等则可能走弱。”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陈振宇认为,今年乃至明年,外汇市场隐藏变数繁多,整个外汇市场面临分化,这使外币理财产品投资之路更为曲折,而风险防范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外币理财产品投资的主旋律。
外汇市场变数繁多
近期,困扰欧元多时的欧元区成员国债务问题重新变得复杂。欧洲各国尤其希腊、西班牙等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使其经济压力更大。在希腊债务危机以来,短短数月间,欧元跌幅超过10%。相应的是,有关希腊将如何获取援助的讨论也让相关货币的走势出现震荡,而大多数欧系货币都难以避免地遭遇了市场震荡。
同样遇冷的还有英镑。陈振宇认为,英国经济复苏速度不快,却面临高企的通胀状况,同时伴随着房屋市场滑坡、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财政赤字等。这意味着欧洲、英国等地仍面临经济探底。相关国家尚未出台完善的解决方案—英镑、欧元等系列货币体系脆弱,若理财产品挂靠该类货币,则投资风险高企。
外汇分化的另外一端是美元、澳元等表现较为强硬的货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孙瑞琦表示:“投资外币理财产品要看汇率风险,若相对人民币贬值,那么投资者损失风险极大。而从近期来看,美元和澳元的走势较为可期。”
孙瑞琦表示,澳大利亚央行半年来率先宣布加息,并在5个月内先后四次加息,目前其一年期基准利率已高达4%,属于高息货币,走势较为坚挺。去年下半年以来,澳元产品的收益率是外币理财产品中最高的。
陈振宇还认为,可以关注有强烈加息预期,但尚未加息的外币—一旦加息,该种货币将迎来一波升值。例如,近期加息呼声最强烈的美元。在上周四市场曾有传闻称美联储或将上调贴现率,此传闻令当日美元兑主要货币获得巨大涨幅。且美元本身还是持币量最大的币种,因此美元理财产品较丰富,选择余地大,投资机会也较多。
此外孙瑞琦提醒道,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基本面与去年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各国央行纷纷面临加息预期,货币政策变动从而导致资金风险的可能性很大。出于对今年整个外汇市场不稳定状态的考虑,今年外币理财产品投资建议以短期、保守型投资为主。
尽管希腊、西班牙等欧元成员国遭遇的财政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但整体经济仍显出了向好的趋势,加上多国央行加息预期增强,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美元、澳元为主的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幅;且收益率也较去年明显提高。
中资银行抢占地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3月中国银行发行外币理财产品56款,其中美元产品17款,澳元产品16款,欧元和港币产品分别为8款,英镑产品4款,加元产品3款。去年同期中国银行发行外币理财产品只有32款。美元产品和澳元产品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11款和8款。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也把发行重心放在美元和澳元产品上。如交通银行今年1-3月发行了20款“得利宝”美元理财产品,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澳元理财产品数量则是去年同期的3倍,达12款。今年所发行外币理财产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其结构明显简单化,以前那种“一揽子货币”的理财产品正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
交通银行外汇分析师施春光表示,今年市场很难判断,变数大,风险也大,导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标的物很难选,即使选出来,也很难做好结构,因此银行推出一些以存款类产品为主的、挂钩汇率或利率的外汇理财产品,这类稳健型产品较受客户欢迎。
与去年相比,今年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上浮,其中美元和澳元产品尤为明显。如“中银进取”美元黄金挂钩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4%;“汇聚宝”一款澳元产品年化收益率则达到了4.5%。工商银行推出的“安享回报”系列美元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均在2%左右,而去年同期,同类产品的收益率仅约为1%。
6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成为今年外币理财产品的主流品种,最短的有7日产品,长则3-6个月。数据显示,在3月第二周,市场上共推出19款外币理财产品,其中一年以上的仅为3款,其余16款均为6个月以下的品种。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陈振宇认为:“在今明两年中,波动将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因此投资短期限的、固定收益类、结构简单的外币理财产品,有利于抵抗长期限产品可能遭遇的利率、汇率风险波动造成的损失”。由此,工行目前并不急着扎堆发行外币理财产品,其麾下“汇财通”系列产品计划已经做好,只待美国利率达到一定水平即可推出。
外资银行收缩战线
在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中,外资银行发行产品所占比例仍没有恢复至原来水平,中资银行仍是产品发行的主力。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月-3月,外资行以汇丰银行发行为首,共推出9款外币理财产品,投资币种以美元、澳元为主打。而恒生、花旗、东亚、渣打等外资行,均少或几乎没有推出外币理财新品,或转向发行人民币为主的理财产品。连过往发行外币理财产品的大户荷兰银行,去年至今年都难见身影。
自从2008年春节后爆出的“零收益”和一系列的投资者投诉事件后,去年7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资行较大比例减少结构类产品的发行,地盘被中资行迅速抢占。
在产品设计上,可以很明显看到外资行在做调整,转向风险较低的保本型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高风险产品相对减少。据汇丰中国个人金融理财的相关人士介绍,从2009年开始就对理财产品定位作出调整,产品多以保本型和部分保本型为主,在产品的设计上采用投资者较为熟悉和容易理解的产品设计结构,销售层面也做了一定调整和改进。
此外,多家受调查的外资银行均表示,2010年的理财产品以人民币产品为主,且人民币产品的收益会普遍高于外币产品。以渣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1-3月份发行的19款理财产品中,其中18款为人民币产品。
据东亚银行的理财顾问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东亚今年以来共发行的四期牛熊双盈系列产品中,其中有三个为人民币产品。在3月17日同时发行的两款牛熊双盈产品,美元产品的收益是4%年收益+4%的红利,但同系列的牛熊双盈人民币产品,是9%年收益+9%红利,收益更高。
受之前产品“零收益”事件影响,据公开显示的数据,2009年以来花旗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上并不活跃,市场一度传言花旗将退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但花旗银行有限公司执行副行长石安楠对此强调,尽管外资行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困难重重,但花旗私人银行目前经营一切正常,绝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
理财故事
澳大利亚外贸公司副总:15万澳元投资挂钩黄金价格澳元一年期理财产品—获利2.5万澳元;
大型通信企业职员:5万美元投资6个月固定期限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获利9398.2元人民币;
私营企业老板:50万人民币换澳元投资3个月澳元资金保本型理财产品—亏损近半。
外企高管忍中取胜
在上一期的澳大利亚元(以下简称澳元)理财产品投资中,宗力收获颇丰,因此他今年继续认购工行一款挂钩黄金价格的澳元理财产品。
作为一家澳大利亚外贸公司的副总经理,宗力手里持有为数不少的澳元头寸,且头寸较松。由于工作繁忙,他无暇自己投资理财,但又不甘心澳元资产闲置在账户里睡大觉。
在朋友的建议下,2008年9月,宗先生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开了个理财账户,将手头约50万澳元存入户头。恰好,工行当时推出一款个人外汇理财产品,这是一款挂钩黄金价格的澳元一年期理财产品,保本收益率为3%,预期最高收益率可达18%。
以宗力的职业敏感,他意识到在当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这款挂钩黄金价格的澳元理财产品相对其他产品更有投资价值。宗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全球经济滑坡、市场投资低迷之际,通常美元、黄金等将成为走势相对坚挺的投资品种,投资安全系数比较高。”
既然美元也是相对坚挺的投资品种,那宗力为何没有选择该产品的美元款,而选择了澳元款?宗力表示,工行的理财师建议他直接投资澳元款产品,以便避开澳元兑换美元过程中,以及在整个理财周期中,因澳元与美元汇率变化而放大的汇兑损失。
同时,宗力由于工作需要,几乎每个月都要在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往返多次,他比较清楚澳元汇率的走势,判断澳元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势比较健康。这个判断得到了工行理财师的认同。
但由于该产品设定的投资期限为一年,且为不可提前赎回型,出于谨慎投资的考虑,宗力最终只划了1/3仓位,即15万澳元来认购该理财产品。
但令宗力没有想到的是,之后没多久,澳元便进入一个下行路线。尤其2008年9月到2009年初之间三个多月的时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释放的拖累,澳元开始一个探底的过程。尤其在当年9-10月间,澳元从约0.84直降到约0.63,跌幅高达25%。与此同时,现货黄金价格则从770美元/盎司附近涨到935美元/盎司之后,掉头急跌,最低价到了680美元/盎司。
那段时间,宗力形容自己“寝食难安”。“每天睁开眼,看到澳元指数下跌,心里就本能地开始计算资产缩水了多少……,同时还担心投在理财里的钱打水漂。”宗力告诉记者,那时几乎每周都给理财师打若干个电话要求赎回,但在理财师的理性劝说下,咬牙挺住了。
2008年10月,各国央行罕见地联手宣布减息救市,分别宣布调降利率0.27到0.5个百分点不等。这让宗力稍微安心了些,但他仍担心当时处于高位的通胀会否有负面影响。理财师告诉宗力,市场不会单边下滑,且通胀预期通常是提振黄金价格的良好契机。
果然,到2009年初,虽然澳元的价格依然在底部徘徊,但现货黄金价格逐渐回弹到890美元/盎司附近;此后美元重新走强,现货黄金价格也随之稳步上扬。2009年3月之后,澳元走势也开始回升。到2009年9月,即该款理财产品到期时,澳元回到0.86附近,高于当初进场的点位;同期,现货黄金价格约为1010美元/盎司,涨幅高于30%。
最终该款挂钩黄金价格的澳元理财产品获得了16.7%的收益。宗力15万澳元的投资得到了2.5万澳元的收益。这在2008-2009年度许多理财产品遭遇零或负收益的背景下,实属不易。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陈振宇表示,在金融环境比较动荡时,黄金挂钩类理财产品相对比较稳健;且此类产品通常设定保本,比较适合投资风格稳健、对黄金市场有一定了解,且能接受汇率波动风险的投资者。
黄梅
中产之家稳中得利
龚先生今年三十有四,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曾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在家人的资助下存了一笔五万元的美金。后来,他在广州某大型通信企业的市场部门谋得一份职务,刚开始两年月收入便有7000元至8000元,至今每月固定收入已达到15000元,再加上其他补贴和奖金,月进账能有15000元了。龚先生坦言,工作的忙碌和感情的稳定,让留学计划一次次搁浅,那五万美元的存款也随之被“束之高阁”。
“其实自己一直都在‘炒股’,但却从未考虑过进行外汇理财,”龚先生说,“也许是因为了解的太少了。”
2007年,龚先生与现在的太太终于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而首先摆在眼前的不外乎是房子问题。彼时,广州的房价开始坐上了“火箭”,驶入飞涨通道。龚先生回忆起来,不得不用“无奈”来描绘当时的感受:“08年的时候其实也有了一笔存款,大概40多万元吧,但没想到房子那么贵,交首期、搞装修,再置办家具和家电,最后不但把所有存款都用光了,还向家里借了3万块钱。”
婚后,龚先生本以为可以有一段“喘息”的时间,缓解一下经济方面的紧张状况,孰料一年之后,小家庭就增加了新成员,怀孕产子让妻子暂时赋闲在家,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这时候,他终于想起了在银行了“躺”了六年之久的外汇存款。
在朋友的推荐下,龚先生来到广州市工商银行某支行进行咨询,理财师建议他将存在银行的美金取出,用5万美元作为本金,购买一款美元投资6个月的外汇理财产品。这款产品属于固定期限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标的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及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比较适合龚先生这类稳健型的投资者。而根据购买时银行间外汇市场及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测算,龚先生持有到期的年化理财收益率(扣除销售费及托管费后)约为5.5%。若产品起始日美元兑人民币基准汇率为6.93,理财期天数共计180天,年化理财收益率5.5%,那就意味着龚先生在6个月之后可获得的人民币理财收益为9398.2元。
龚太太的观念相对谨慎和保守,她认为理财产品始终存在着风险,因此在先生回家与自己商量的时候,一直不同意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还是存在银行里最保险。”她说。
次日,夫妻二人一同来到了工商银行,上一次接待龚先生的理财师又对龚太太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介绍:“二位家庭属于中产收入阶层,年进账可以达到30万元,但是如果没有投资和理财意识,应对各种支出和风险的能力还是稍显不足,”理财师对龚太太说,“现在每月房贷要去掉差不多4000元,还要为孩子今后的教育费用做准备,所以应该要开拓一些新的收益渠道。”
龚太太最终同意了这个理财计划。美元在2008年也显现出强劲走势,到了12月份,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达到了6.8550,龚先生购买的理财产品顺利实现了预期收益。
在总结自己的理财经历时,龚先生说:“虽然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以及专业的咨询服务,确实能帮助自己实现稳健的财富增值,心里多了一份安全感。”他的太太表示,今后会多学习一些理财的知识,为丈夫分担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压力。
姚瑶
私企老板本金亏半
殷女士是一家私企老板,属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蛇”型的投资者。
近期,各大银行趁势争相推出各种类型的外币理财产品,尤其是美元、澳元走势良好的情况,以美、澳元投资为主的理财产品再次大热。但“高息货币”、“保本型”、“高收益率”,这些字眼没有让殷女士再次动心。
2008年遭遇的一场经历,让殷女士从此不敢轻易进行外币产品的投资。
殷女士是看到朋友在某外资银行进行投资理财收益颇丰的情况下,才跟风想要把手头上的资金拿来投资到理财产品。财富积攒不易,殷女士投资坚持一贯的谨慎态度。与别人一味听取理财顾问意见不同,殷女士要求只选择保本型产品、流动性要强,半年之内的投资周期为宜。
时值7月,殷女士回忆,当时她的理财顾问分析认为当前澳币走势大好,而澳元是典型的“高息货币”,做澳元的定期存款利率是要高于人民币的定存利率。理财顾问推荐了一款投资期限为3个月的澳元理财产品,产品是属于资金保本型产品,最高收益率可达18%,到期取回也有5%的回报。殷女士没多大犹豫,就选择了这款“听起来这么好且没有太大风险”的外币理财产品。
用50万人民币换成澳元买入产品后,殷女士并没有关注澳元汇率的走向,而是期待期满获益。但就在这几个月中,澳元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掉头向下行,已经出现大幅的贬值。在即将三个月产品到期的时候,殷女士在收到银行寄来的账单立刻傻眼—本金亏损了将近一半。
理财顾问给殷女士的解释是,账单金额是二级市场的购买价,如果殷女士要马上赎回,产品的赎回价格是由二级市场决定的,但赎回后只能拿到本金的一半。
“这与当初告诉我的三个月后可拿回本金外加收益,完全不是一回事。”已经很谨慎选择的殷女士,为投资损失十多万澳元本金而痛苦不已。
随后,殷女士也对该银行进行了投诉,并质疑理财顾问在推销产品时,故意隐瞒诸多风险和产品的信息,从而误导人购买产品。但最终还是协商无果,殷女士并不能追讨回这些已造成的损失。
事后殷女士也有反省自己的投资行为:一味听从理财顾问的销售诱导,投资外币产品时,只看到诱人的高收益率,但却没有意识到外币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外汇市场瞬息万变,没有自身对市场触觉和判断而盲目进行货币投资。“我相信很多投资者和我一样,只有体验过才真正了解什么是理财产品。”
实际上,与殷女士在这一波经济波动中投资失利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不少投资者拒绝再次进入理财市场,导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遭遇“门庭冷清”。同时,这些暴露出来的弊端,也促使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改良”和调整,即产品结构在设计时会由繁到简,让投资者容易理解和明白;产品风险指数普遍降低,以保本型为主。
当有理财分析师再次建议,眼下外汇市场活跃,可以购买挂钩澳元等升息预期大、投资期限较短的产品时,殷女士拒绝了。
不少人问,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拒绝再次投资是否有点因噎废食?“对于投资者而言,又有多少个还愿意交第二次‘昂贵的学费’呢?”殷女士说道,外汇市场走势不是普通人可以捉摸,而它的风险也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承受的。
黄蒂娟
投资忠告
莫用人民币兑换外币去投资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孙瑞琦表示,与外汇市场相关联的外币理财产品面临着汇率风险,“尤其现在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中,不建议投资者用人民币兑换外币去投资;但原本拥有外币头寸,有闲置外币的投资者,则可适当选择外币理财产品投资”。
黄梅
小心“两头都是人民币”
孙瑞琦提醒投资者,有的外币理财产品两头都为人民币,即投资人民币、收益兑现也是人民币,仅仅是产品挂靠了外币或外币相关标的,“在外汇市场动荡较大的背景下,此类外币理财投资容易遭受两头汇兑的损失”。
黄梅
选择短期产品为佳
外资银行理财咨询师汪先生认为,在现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更适合投资较短周期的外币产品,因为这类产品流动性和灵活性都更强,更有利于投资者控制汇率风险,而且收益也较定存利率高出许多。
姚瑶
谨慎投资挂钩产品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理财师表示,外汇挂钩理财产品多数是直接挂钩利率,同时也有各种挂钩能源、贵金属、指数基金价格的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必须对挂钩的标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要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据记者了解,某款汇率挂钩型的理财产品,汇率的波动区间较窄时,投资者收益可观,一旦汇率开始大幅度震荡,就可能连投资的本金都亏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