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笔 夫
对于大多数商品期货投资者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只是多了一个品种而已,而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这一品种的推出则是历史性的,因为它带来两样全新的东西,杠杆和做空。在一些人看来,股指期货的推出完全是一种游戏规则的改变。人们急不可耐地需要得到的答案是:股指期货会将这个规则引向何方?
上市首日,沪深300四个合约品种期货均出现高开,但股票现货市场却无视这一切,开盘后一路下跌。在全天的交易中,期货指数合约完全受制于现货市场,在全天三次主要的运动方向中,均是沪深300现货指数率先引领方向,而后由期货跟随。
在笔夫看来,股指期货与大盘的相互影响将会经历三个阶段,股指期货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于股票市场的价格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这样的结论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现实。设计者可能也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令其风险控制功能得以实现。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股指期货仅仅只是将沪深300指数当成标的而已,由于缺乏足够的参与者和参与者意见弱势,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实际上已经丧失。在目前仅有的9000户开户者中,原有的商品期货参与者占了90%,而原来的股市投资者只占10%。因此,在第一阶段,将以现货指数影响期货指数为主。
第二阶段,股市与股指期货将进入共振阶段。随着炒新潮的结束,期市投资者的情绪渐归于平静,投资者开始从期现两市中寻找套利机会,两者的关系趋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期货指数的制约作用增强,两个市场开始互动。
第三阶段,随着股指期货市场参与人数的增多,参与者主体在数量上与质量上发生巨变,机构开始大量参与,参与者意见领袖作用增强,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实现。
股票市场没有受到期货市场的影响当然与证券市场当前的基本面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周四公布了一季度统计数据和国务院出台房地产信贷新政之后,事情变得复杂多了。
一年前,投资者等待统计局的数据是为了发现衰退是否已经见底,半年前,等待的理由是为了证明经济的确已经复苏,三个月前人们则开始警惕地从新的数据寻找经济过热的征兆,现在,从学者到股民,问题的焦点已经变为对于显而易见的过热特征,加息是否已是必然?
GDP同比增长11.9%所揭示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没有任何其它的数据更能阐释过热的趋势,许多人从中得出央行定将加息的结论也不为怪。然而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许多其它方面的指标在对这种合理性提出挑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相比PPI同比5.2%的涨幅,前者显得过于温和。CPI数据可能有失真的成分,这是主张加息者的基本主张。目前,房价没有计入消费物价指数,与居民生活已息息相关的汽油类价格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实际上,今年以来,汽油价格已经攀升至了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最近CPI回升明显,就与汽油价格的上升有较大的关系。但是,不管这种权重分布是多么的不合理,央行的决策者可资依据的仍然只是现有的数据。CPI对于加息冲动至少在时间窗口上形成制约。
当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需要考量,那就是前一阶段货币政策调整的成效。实际上,从上周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投放的数据可以看出,央行前一段时间通过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已经使得货币投放逐渐向均衡合理的方向迈进,最近七周实现货币净回笼9060亿元,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大大好于预期,另外,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效缓解了近期加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月份的外贸6年来首度出现逆差,事实上,在各国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常贸易项下的外汇盈余规模在逐步缩小,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外汇占款减小,对于抑制流动性起到辅助作用。
我们也明白这样的道理,即GDP的快速复苏并非完全是低利率的传递作用所致,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而同样的,笔夫认为,要抑制过热的经济,提高利率也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政府首先应该从那些对利率并不敏感的公共建设工程中逐步退出。
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国务院直接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新政使得许多最疯狂的炒家也开始怀疑,楼市是否真的要调整一下了。在此之前,政府对楼市的调控都是不得要领或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的。削弱投机者的购买能力是问题的关键,只有银行真正收紧对于购房者的信贷支持,事情的解决才能看到一点曙光。
虽然目前政府的调控似乎只是针对房地产业本身,但是如果这种调控真正见效,而且使得市场出现拐点,那么问题的实质就不只是房地产本身了,在这个被房地产业所绑架的经济体,许许多多的行业都与之息息相关,房地产的周期就是这些行业的周期,因而对于其调控效果保持一份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看来,虽然调控的风声趋紧,但是投资者可以获得慰藉的是,近期内加息既不紧迫,也无必要,也许到6月底,将会是加息最重要的时间窗口,而在中间这段时间,将是市场可以自由发挥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