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专家认为,现时进行汇改不会令人民币大幅升值
为了遏制投资者押注中国终结长达二十三个月的人民币紧盯美元汇率机制,国家外汇管理局目前正考虑加强对人民币不交收远期合约的规管。国务院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使得央行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的负面影响变小,目前是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佳时期。至于何时才能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副局长魏本华预计,至少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
据外电引述两位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考虑加强人民币不交收远期合约的规管,目前当局就有关政策调整内部征求了一些银行的意见。消息人士称,有关规定可能会提高银行持有外汇的最低要求,包括:假如合约中银行有义务在未来要付给客户的人民币超过原本同意收到的本币金额。事实上,中国一直试图限制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资本流入规模,因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正着手准备结束让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机制。
加强短期海外借款管理
上述两位消息人士还表示,目前银行被要求在每日交易结束结账时,须持有足够的外汇以应付需求。但根据新规定,银行可能必须持有高于需求的外汇量。此外,监管部门还计划设立银行管理部门,对银行的短期海外借款进行管理,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与此同时,外管局将对私境内流动纳入监测范围。外管局网站公告称,当局日前已出台了《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将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间发生的收付款纳入涉外收付款的统计范畴,并将对私涉外收入申报限额由2000美元提高至3000美元。外管局指出,新措施的施行将降低银行和申报主体的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范建军表示,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央行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的负面影响变小,目前是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佳时期。他称,升值压力减弱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离市场均衡汇率已经很近,现在推进汇率改革不会导致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不会给实体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自由兑换或须十年后
范建军并指出,中国汇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人民币是否升值与贬值,而是如何尽快建立汇率市场形成机制。通过改革,尽快使央行从保持汇率稳定的责任中解脱出来,专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至于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央行未来在外汇市场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将央行由目前外汇市场价格的决定者转变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甚至是旁观者(监督者)。
此外,魏本华昨日在上海一个论坛上预计,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实现起码需要五至十年。他又指出,由于中国正在努力扩大人民币在亚洲的使用范围,所以需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而一直以来,中国都面临着美方要求人民币升值及实施其他改革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并不是没有考虑这件事情。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非常认真地研究此事。但他认为,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任何改革都无法付诸行动。(大公网)
社科院吁维持货币政策稳定
社科院发表报告认为,不应贸然改变货币政策取向
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0)》(金融蓝皮书)预期,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将出现市场比较敏感的政策调整期,为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建议选择增加央票发行量、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的政策手段。社科院又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行并不直接等同通货膨胀,目前应作“管理通胀预期”,不要贸然改变货币政策取向。
下半年政策调整敏感期
社科院在报告内指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并不能够依靠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给予解决,因此,预期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在今年年中以前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政策微调在所难免,尤其是出于管理通胀预期和抑制资产市场投机的考虑,货币和信贷政策存在适度收紧的可能,财政赤字规模也会受到控制,从而体现决策层从力保总量增长向总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的意图,为下一年的政策调整做好铺垫。
报告估计,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将出现市场比较敏感的政策调整期,其形势可能与○七年下半年比较相似。而为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保护前期经济振兴成果,决策层或采取相对温和的调控措施,控制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节奏,以促进稳定与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可选择的政策手段包括:增加央票发行数量,提高发行频率;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加强查处违规放贷、用贷行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担保行为等。
对于CPI的持续上行,报告认为,今年以来CPI增长率上行主要受到资源类产品价格调整和自然灾害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调整价格长期过低的资源类产品价格,目的在于强化节约资源的机制;而南方和北方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给今年农业正常生产带来比较严重的挑战,有必要在随后时间内克服这些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报告虽认为今年CPI增长率有可能上行超过3%,但CPI上行并不直接等同通货膨胀,不能通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予以预防和化解。报告建议目前应作出管理通胀预期,同时,不要贸然改货币政策的取向,给经济运行和金融活动带来负面的导向。
股市料难大幅上涨
对于沪深股市的看法,报告认为,今年要延续去年上半年的大幅上涨行情(涨60%以上)是不太可能的。利好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上市公司业绩提高、市场资金虽紧但还算充裕、股指期货推出和创业板市场的创新等。但可做利淡文章的因素也很多,其中包括新增贷款增长率下行、通货膨胀、新股发行规模扩大且密度提高以及“大小非”解禁压力增大等等。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报告预计,今年股市上行空间有限,总体上看,波动的上行空间和下行空间不会太大,但波动频率将加大、持续时间将延长。在此背景下,个股的价格走势有可能进一步分化,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的程度取决于投资者的审时度势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高低。(大公网)
升值预期减弱 人民币接近均衡汇率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最近突然减弱了很多。
根据央行网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近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从4月1日的6.8261:1至6月8日的6.8284:1,变化幅度之小可忽略不计。与市场预期相反,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此期间,人民币甚至呈现了微幅贬值。
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
几个月来,由欧债危机引发的二次探底之忧一直在全世界弥漫,而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欧盟经济的疲弱正在增大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决策难度。
尽管还缺乏精确的数量统计来说明欧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但人民币近期对除美元和日元以外主要货币大幅升值的事实让决策层在推进汇改上更加审慎。据中金公司统计,近一个月,人民币对欧元、英镑、韩元、澳元、加元、卢布、卢比和港元升值的幅度分别是8.64%、6.97%、12.74、12.79%、6.03%、6.55%、5.70%和0.46%。
兴业银行资金运行中心蒋舒博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长期来讲会一直存在,但是欧债危机引发的二次探底的危机正在减轻人民币短期升值的预期。蒋舒认为,决策层要根据全球经济恢复程度来决定升值的时间点,他预测这个时间点可能会在三季度。无独有偶,中金公司在6月7日发布的《宏观经济周报》也继续维持其人民币升值将被推迟的预期。
在自身尚且超发货币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正在减弱。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曾表示,全世界将面对货币泛滥的危机。他认为欧洲各国为了偿债,必然会选择采用一个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其债务负担转嫁出去,与此同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将维持到明年。
从数据上看,2010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顺差仅306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56亿美元,3月甚至还出现72亿美元的逆差;而前4个月我国从美国进口增速达到52.8%,远超过对美国出口增速(19.6%)。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尤其是对美元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
此前,美国一直把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于均衡汇率作为向中国政府施压的主要论点,但是现在,这种说法也越来越站不住脚。
西方国家说人民币汇率低估多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但是该理论的假设条件在中国已大打折扣。经济学家巴拉萨就曾指出,两国间的差距如贸易商品的生产率、工资、服务价格等越大,相应的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的差距也就越大,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能适用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姜艾国近日撰文指出 “中国的实际物价涨幅远高于美国,如果把近几年成本上升和房价涨幅计算在内,人民币目前实际上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范建军在近日也曾表示,升值压力减弱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离市场均衡汇率已经很近。因此他推测目前推进汇率改革不会导致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不会给实体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曾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目前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现在不是推进汇改的时间窗口。赵锡军认为,决策层应稳定市场,而如果在此时推进汇改的话,会给出口企业在本已充满不确定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增添新的不确定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