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是几个国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样的)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或该地区货币的供应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可分成不改变货币政策和改变现有政策两种。
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现在日本央行要干预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央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同时在国内的债券市场卖出或买入债券,从而使汇率变化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在2001年下半年日本政府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使日元汇率下跌。那么它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卖日元,由于大量的买美元,美元成为日本央行的储备货币。而在央行以外,造成日元的流通增加,使日元的供应量加大,而日本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可能就要适当的下调利率。
在当前情况下,日元的利率几乎为零,可以下调的机会很小,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央行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抛售债券,使日元储备增加,市场上流通的日元减少。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否则就无效。所以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成功概率这几年较小。
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发表声明,来进行口头干预,以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这成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央行这样做是要警告外汇市场,它的货币政策可能要发生变化。
在外汇市场中,初期遇到这些信号时,会有一些反映,令汇率朝着央行想要的方向发展。一旦这个国家的央行屡次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同样的话,而实质性的干预又没有发生,那么市场的反映可能就会慢慢迟钝,甚至不理睬,反而使汇率朝反方向发展。现在市场对日元的干预已经麻木了,我们观察日元的汇率还是反复的走强。
改变货币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它是指央行直接在外市场上买卖外汇,使本国货币在供应量和利率在朝着有利于自己能达到的干预方向发展。这是央行看到本国的货币汇率长期的偏离均衡价格时采取的政策。例如:在欧元未诞生之前,德国的货币马克是十分坚挺的货币,德国人把马克当作自己的骄傲。当时德国央行为了维护马克的坚挺,不断在外汇市场上抛外币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马克的供应下降,马克的利率成上升趋势。人们愿意在外汇中储存马克,使马克的汇率上升。这种干预一般是十分的有效的,代价是国内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判断市场上一个国家的央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央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花费的大小。
我观察有下面的几种情况:一个国家的汇率是长期的偏高或偏低。如果这个原因是由于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的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央行的干预从一定时期来看,是无效的。
央行要进行干预,是要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该国央行可能要缓和本国货币在汇市中的跌势或升势,避免外汇市场的汇价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其次,如果一个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干预,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干预。这使央行有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
一个国家干预汇率的成功与否,有时要看到其他国家央行的态度。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相反,一个国家的经济,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往往一个国家汇率的剧烈的波动会引起与它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的不满甚至警告。因为它的汇率的波动损害了别国的利益。
例如,日本政府是不希望日元快速升值的。为什么?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内需长期疲软。日本政府依赖于日本的对外出口,使经济得到增长。2002年上半年日本的GDP是上升了0.6,三季度是上升了0.7。
日本央行在2001年11月以后,七次干预汇市,把日元打到135水位。由于日元疲软,促进了日本贸易的出口。日元大幅贬值之后,大家想一想,2000点的巨浪,才把日本GDP,经济第二巨人推动了0.6的经济增长,还不如中国的十分之一。所以说,日本政府是非常希望日元贬值的。
日本靠的是贸易对外出口,最大的贸易敌人应该是美国。美日贸易逆差,美日的贸易战,大家在很多时候都应该听说过,主要是在
汽车战。所以大家要关注一个问题,日本干预汇市成功与否,不取决于日本政府,而取决于美国政府。
现在日本的经济情况好吗?那么多兆亿的日元银行坏帐。竹中平上台以后,提出要以积极的办法,把日本的银行系统坏帐消除。这无疑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希望日元贬值,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谷。
1998年6月日元曾达到147。日本政府那时干预日元,美国政府在一天之内,出资20亿美金,帮助日本政府使日元不再疲软。可见,日本政府干预汇市,取决于美国人。如果美国政府容忍和允许日元贬值,日本政府干预日元的成功率比较大。而去年日本政府七次单独干预汇市,都不是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