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券商谨慎
底部振荡成主流观点
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券商预测的区间都基本在2400至3300点之间,较悲观的也只到2200点上下,较乐观的也认为,市场不会突破前期3478点新高。有乐观者认为,市场在三季度将开始振荡向上;而悲观者则认为,市场还会振荡寻底。
“目前市场环境可谓喜忧参半、进退两难,短期进一步下跌的动力较为有限。投资者应高抛低吸应对阶段性底部区域的振荡。”首次来广州开设营业部的浙商证券认为。浙商证券体育东营业部分析人士表示,按照2010年沪深300盈利增幅20%~25%计算,沪深300指数5月低点2647点对应市盈率不到15倍,因此上证指数对应低点2481点的相应估值水平已经较低,市场短期进一步下跌的动力较为有限。
据有关统计,以6月24日收盘计算,A股市场整体动态TTM(以前四季度滚动市盈率)约18倍,2008年的底部1664点,对应的动态TTM是16.45倍,目前仅比当时高8%。另外,银行、地产、钢铁、电力、有色和煤炭石油等几乎所有权重板块的PE水平,已接近或低于1664点。
保险保守
险资打新股退出前三甲
保险公司的保守首先表现在新股认购上。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三大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退出了险资打新的前三甲。像中国太保在二季度打新循环动用的申购资金不到90亿元,相比一季度的176亿元少了约一半。二季度其最终获得配售而冻结的资金不足1亿元,而在一季度,获得配售而被冻结资金高达2亿元。
而因为忧心一系列调控政策或出台,4月初,就有市场消息称,多家保险公司集中减仓地产股、银行股、机械股、煤炭股等大盘蓝筹股和周期性股票。有媒体援引保险公司的反馈称,当时,保险资金的权益(股票+基金)仓位水平普遍降至7%至8%左右(上限为20%),相比一季度末,减少了两至三个百分点。
外资乐观
QFII看多下半年行情
与保险和社保的态度不同,QFII对下半年的市场比较乐观。摩根大通、瑞银、摩根士坦利、野村证券和里昂证券等外资大行,近期发布的观点普遍认为,A股目前具备估值吸引力,下半年行情值得期待。因为今年中国GDP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通胀预期也不像预想的严重,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很小。
QFII基金整体上也呈现资金流入的趋势。理柏最新的资产数据分析,整体24只QFIIA股基金5月总资产规模初值,较4月修正后终值98.25亿美元微幅减少2.19%至96.10亿美元。在所有可得12只QFII已公布实际资产数据的A股基金当中,由于市场表现不佳,全数QFIIA股基金资产规模均呈缩减态势,就净申赎状况来说,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连续两个月出现净申购,5月当月净申购增幅达11.63%,其余QFIIA股基金普遍出现净赎回,但幅度普遍不大,境外投资者是否重新进场抄底颇值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5月份A股市场更大幅度的下跌,而QFII中国A股基金的资产净值缩水幅度远小于指数下跌的幅度,这些现象说明,QFII中国A股基金当月的份额实际上整体处于小幅增长状态。
“小QFII”或率先投资A股基金
证监会副主席表示已深入研究和推进“小QFII”基金公司称“正积极备战”
“小QFII”政策有望近期破冰。早报记者昨日获悉,基金公司的小QFII额度或拟先投资A股基金。
“中资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基金投资A股,已研究和推进得比较深入,应该会有好的结果。”近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给出上述回应。这是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首次对“小QFII”公开表态。
被业界俗称为“小QFII”的政策,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据了解,“小QFII”将给境外资金开辟另一条通道,它不分流现有QFII额度,而将拥有自己单独额度。
借QFII通道很难
姚刚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滞留在海外的人民币余额会逐年增加,这些人民币持有人理财需求和人民币合理回流成为目前监管机构认真研究的新课题。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正在研究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基金的可行性。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QFII额度主要针对境外大型投行以募集境外美元为主,而对于已在港设立子公司的内地券商和基金而言,香港子公司投资对象主要是H股,无法借力股东在A股的丰富投研经验。而“小QFII”业务的开放,将解决这一瓶颈。
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中国证监会已于去年下半年在香港和内地分别召开了同基金公司管理层的座谈会,探讨中资机构在海外发展的情况,资金通道成为所有在港机构诉苦的主要内容。
“中资机构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一个初衷,就是将海外资金引入A股,购买A股基金。”一位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因为在香港市场上,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和券商与那些已在港经营多年的国际机构相比,并不具备竞争力。”
在探索海外人民币资金回流A股的过程中,一些基金公司曾准备在香港等地发行人民币基金,借用QFII额度进入A股,但在与QFII的合作谈判中,缺乏话语权,紧俏的QFII额度,让国内基金公司借用的成本较高。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今年5月发布的QFII名录,到目前一共有96家外资公司获得了QFII资格,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截至今年4月7日的数据显示,7年来,国家外汇管理管局共向88家QFII机构发放总计170.7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特批”念头被打消
在借QFII通道遇阻后,国内基金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开始考虑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自己的QFII额度。
基金业知情人士昨天告诉早报记者,由于国内基金公司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规模小、年限短,不能达到监管部门的QFII的审批政策,这让国内基金公司无法自己申请QFII额度。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从事QFII业务要求基金公司,经营基金业务达五年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
显然,基金公司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并不具备上述的条件。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5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的规定》,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到香港地区设立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类相关业务。
2个月之后,2008年7月南方基金香港分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成立的第一家子公司,截至目前,仍不到两年时间,而这些基金公司海外子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距离50亿美元还是很远。
“当时,一些基金公司提出,希望监管可以'特批’,但监管层否定了'特批’之说,主要担心对QFII现有的审批政策造成混淆。”上述知情人士说道。
为了符合各项政策要求,“小QFII”政策应运而生,专门针对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的小“QFII”政策,实际上给了这些机构资金回流的通道,但又与境外机构QFII申请额度的条件相区分。
基金公司积极备战
有基金业高管表示,吸引国际资金进入A股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也可类似QFII机制,给每家基金公司一个额度。
按照目前公开透露的信息,基金公司应对小QFII政策,首先要做到是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据悉,目前在港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基金公司已有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华安等9家基金公司。而交银施罗德、国投瑞银、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积极申请之中,等待监管层的批准。
尽管如此,但小QFII政策的最终落实诸多问题等待解决。比如产品发行资格,早报记者获悉,上述9家基金公司的分子机构中,获得资产管理牌照的寥寥无几。
其中,大成基金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而南方、嘉实、华夏、易方达四家公司的香港分支机构基本都只获得了第4类和第9类牌照。
由于第9类牌照,能展开的相关业务有限制(指私募)和没有限制(指公募)的区别,因此,华夏、易方达、南方三家基金公司在港的分支机构暂只能发行私募性质的产品。
此外,香港市场有多大,这些基金公司在香港有多大的号召力都是个疑问。
“我们在相关人才招聘上已经完成,在新产品和投资策略上,我们正在开发之中。”某基金公司昨天如此回应早报记者道。(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