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消解“阶层固化” 隐忧 (图)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1/1/26 13:33:00
 如何才能通过制度安排,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从而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

  黄 豁

  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可以从结构方面分析。物价上涨还是一个货币现象。从2003年以来,这几年来,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已经一改过去长期以来 通过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来提供货币的局面,改为通过购买外汇而提供人民币这样一种方式,为什么货币这么多?原因在于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购买外汇的同 时,不得不发行基础货币进行对冲。

  这么多货币出去如果不收回来,中国的物价和房地产价不知道涨到什么地步去了。我认为,必要时应该加快加息,使得老百姓不再饱受负利率之苦。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说。

  近来,“富二代”、“官二代”与“贫二代”、“农二代”等热词蹿红网络。从被指“欺实马”的杭州飙车撞人案,到喊出“我爸是李刚”的河北大学 撞人案,从一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为干部子弟“量身定做”,到大学生举报“官二代”被宁夏吴忠警方跨省拘捕,一个个公共事件不断刺激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将 “官”与“民”、“富”与“穷”、“强”与“弱”的社会断裂与对立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些事件中,当事人的“身份标签”成了不少民众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事实真相以及对错反而成了次要问题。这种看似非理性的社会心理背后,其 实是民众对于阶层固化与权力世袭的焦虑与愤恨,尤其是对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日趋困难,而特权阶层权力代际传递不断增强的情绪宣泄。改善社会管理、维护社 会稳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新背景、新课题。

  阶层固化的社会没有赢家

  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物质生活的丰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到来,使“中产阶层”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似乎中国人 很快就要过上“美式中产生活”。培育中产阶层,推动我国社会结构由“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现代社会结构,当时成为社会共识。

  但由于正常的社会流动遭遇各种壁垒,被称为“社会稳定器”的中产阶层不仅没有壮大,社会的分化反而加剧了,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底层人群庞大的“倒丁字形”结构,群体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而阶层之间的误读和对立日渐走强。

  一起普通的车祸,当事人双方的身份、地位,甚至肇事车辆的品牌都可能决定民众的态度,至于责任认定反而少有人关注。如果肇事车辆是宝马,撞的 是普通老百姓,那就成了“宝马撞人案”,立即被民众贴上了“为富不仁”的标签。如果当事人是党政官员或政法干警,那舆论绝对一边倒,任何解释都会被视作 “官官相护”。

  当下的中国社会,官员与民众,富人与穷人,精英与草根,体制内与体制外,日益分成界限清晰的“你们”和“我们”,各自的话语体系犹如鸡同鸭 讲。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各种社会资源,并固化利益;社会底层则抱怨社会不公,极端的平民主义和民粹主义开始露出苗头。人人都认为自己“弱势”,人人都缺乏安 全感,整个社会处在一种紧张状态。

  阶层固化与权力世袭的社会没有赢家,社会也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现在,“无权势、无背景、无关系”的80后、90后年轻人一步入社会,面对的 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凭借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难度加大,他们要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与“富二代”竞争;男人面对的 可能是“富士康”式企业,女人面对的可能是“山木集团”式老总,不少人成为漂荡在城市的“蚁族”或“底层知识青年”。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走向。如果强烈的不公平感、挫败感与被剥夺感始终左右着一代年轻人的情绪,那么培养出的就是“愤怒的一代”。

  在阶层固化与权力世袭的社会,精英阶层也是输家。阶层对立使社会缺乏理性、客观、公正、宽容的环境,精英阶层被预设为“坏人”与“恶人”,被 贴上各种标签。安全感的降低,使一些有权、有钱人不断将家人和财产转移境外,并拼命为子女谋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希望既得利益能千秋万代。但这样就真 的安全了吗?

  没有好的机制保证,政策的结果会走向反面。现实中,收入倍增还看不到明显迹象,倒是支出倍增的趋势已经明显得多。就近段时间来说,至少有两个 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物价上涨,特别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比如粮食、蔬菜、肉类、水、电、煤气、石油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民众这方面 的支出已经远不是CPI增长3%、4%能够衡量的。二是今后一段时间税费负担将会明显加重。物业税、车船使用税、环境税、社会保障税等都在酝酿中,一系列 的税费将会明显增长。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说。

  >>>“收入倍增”莫成“支出倍增”

  “拼搏不如拼爹”?

  >>>“被”现象必须扭转

  合理、充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实现社会的良性流动,社会才能在飞速前进中保持稳定与平衡。1978年中国吹响的改革 开放号角中,社会层面的最强音就是打破了“出身论”与“血统论”对人的桎梏。恢复高考,让无数青年有了改变命运的平等机会,实现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正是充 分的阶层流动,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持续动力和人才支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阶层的分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社科院2001年发布的《当代中国社 会阶层研究》将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虽然引发争议,但是每个社会实际上都存在一个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国有没有一个底层群体存在,而 在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群日趋定型,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和机会,难以实现公正、合理、开放的向“上”流动。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局面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 缓解,近年来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从教育层面看,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技能,是现代社会主导社会流动的最重要的机制。过去,平民或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路径是:家庭贫困发奋 读书考上大学顺利工作改变家境。但现在这一传统的底层向上流动模式出了问题,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教育费用攀升成为“新三座大山”之一。同时,高考的公平性也 在急剧恶化。一些地方不断曝出保送黑幕、加分泛滥等丑闻,权势、金钱击碎了老百姓心中高考是“中国相对最公平的竞争”形象。

  从就业角度看,公平性的恶化程度比教育界更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拼爹游戏”,父辈社会地位的高低,掌握社会资源的多少,成为子女就业 的决定性因素。一句风行网络的“恨爹不成刚(李刚)”道出了多少年轻人的无奈与叹息。现在,官员之间互相安排子女就业似已成为“潜规则”,有的还通过姻亲 关系进一步巩固联盟,这种“精英复制”、“权力世袭”的情况在县一级尤为突出。

  现实中,作为“被××”的主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而“被”现象中强势的一方,一般都处于一种缺乏监督、自我膨胀的状态。在 这些“被”现象中,公民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被忽视和侵犯,他们“被失踪”、“被小康”、“被自愿”、“被就业”、“被富裕”、“被民意”等。显然,这与 我们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被”现象是必须要根本扭转的。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王丰说。

  >>>“公务员热”会导致可分的蛋糕越来越小

  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而要实现这种调节和均衡就必须靠“法”。

  防止阶层固化与权力世袭的关键是建立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法”就是规则,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对滥用公权的党政干 部,破坏社会公平的人必须依法处理,而不是大事化小,敷衍民意。只有通过对每一起公众事件的穷追猛打,一查到底,让践踏规则的人付出相应代价,才能树立法 律的威信,增强民众对法治的信心。

  目前,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有一个错误的倾向,一些官员认为只要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水平, “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就能实现社会和谐。但是,钱带不来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解决“权力通吃”、“潜规则”危害社会的问题。只有实现了依法治权,依 法治官,保障公民权利才不会落空,公平正义才能“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此外,还要打破各种阻碍社会流动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当前,尤其要防止利益集团扭曲改革,导致“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尴尬。比如一些地方农民“被城市化”、“被上楼”等等,看起来是改革,其实瞄上了农民的土地。

  据《瞭望》

  以“法”弥合社会裂痕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报考人数不断刷新纪录,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成为广大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厉兵秣马的首选阵地,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公务员热”。作为人力资本高投入的大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公务员考试中实在令人担忧。将社会财富比作蛋糕的话,这批优秀的人才都指望着分蛋糕而不是将 蛋糕做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可分的蛋糕越来越小。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来支撑。因此,国家应该加大经济制度创新的投入力度,降低创业的 门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退出应该由市场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的领域,减少政府可能的寻租空间,并规范非直接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为恒说。

  >>>应考虑给“城市化热”降温

  发

  坛

  展

  论

  发展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产业

  中国应当慎重考虑如何给“城市化热”降温、给“城市扩大化”减速的问题了。因为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有一些政 策调控失灵的民生问题,都源于乡村“城镇化”在近几年发展存在着过快、过猛、过急的现象。如果不对近年“城市化”的过度膨胀施以有效的调控,势必会影响甚 至动摇整体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分化和破坏社会稳定的基石。

  中国目前发展的大环境与当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初期大不一样。当年西方由于工业化需要,几乎把所有工厂都集中在城市,吸引了无数劳动力的涌入, 成就了城市文明。但现在,全球对低碳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已经不再欢迎大工业的落户,因此失去了吸纳外来(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没有工作机会的 城市对任何人来讲都不会是幸福的天堂。

  刘志勤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说。

  荆小平

  长期以来,人们对消费以后事情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生产和消费的关注度。然而,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后的东西怎么处理,却是一个令现代社会十分头疼,并且关系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一个是,各种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越来越多,特别是相当多的废弃物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制 造的,这些东西丢放到大自然中,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另一个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大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人类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快 速走向奇缺,如果没有新的资源补充,将使社会生产和消费水平产生大规模的历史性倒退。如何在发展中解决好面临的这两大问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

  目前,人类对消费后物品主要有以下一些处理方式:一些作为垃圾废物用掩埋和焚烧的方式回归自然,一些成为传承社会物质文化的收藏品,一些经过 工艺化处理制成有观赏性或娱乐性的新的生活消费品,一些经回收处理后再反复利用,一些进行逆处理后用其分解物再制造原有的或其他消费品。毫无疑问,这些方 式对消费后物品的科学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都需要得到更加积极的发展。然而,对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则是一个尤其需要我们大力开拓的具有战略意义 的新的发展领域,对于真正形成社会的循环经济带,解决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棘手问题具有根本性。

  从理论上说,任何生产和生活消费品有它的技术生成过程,也应当可以找到它们的逆处理分解过程,也就是说可以找到使它们还原为各种制造元素的技 术。当然,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有许多人造物还无法实现可逆处理。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可以实现对一些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比如,人类 已经可以对污水进行科学处理后将其变成饮用水,类似的消费后逆处理例子还有许多。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是设法把我们生产出来经过消费以后的东西变成新消费品 的生产资源。在社会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的链条上,对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是无止境的,任何一种经过逆处理分解出来的材料所制造的消费品,还可以进行 再次逆处理。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我们除了建立上述逆处理的科学概念以外,还应当建立适于逆处理发展的生产观念,也就是生产各种消费品,除了要考虑满足社会 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以外,还应当充分考虑满足进行逆处理的生产需要,以使更多的消费后物品能够利用现有的逆处理技术得以有效再生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 人类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是当代社会十分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必将带动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门类。它在促进解决生产资源和环境困扰 问题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更加注重科学生产和科学制造,还能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在信息社会,与一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并驾齐驱的二次人造资源 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社会产业发展的新的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科技力量研究社会消费后的逆处理技术,一些先进技术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我国作为 发展中的大国,对资源的利用比其他国家都多,面临的资源危机和环保问题也更大。因此,我们尤其要加强对消费后逆处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研究与规划,使消费后 的逆处理产业发展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作者为市社科联研究员、博士)

  对消费后物品的逆处理是当代社会十分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必将带动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门类。它在促进解决生产资源和环境困扰问题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更加注重科学生产和科学制造,还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干部之德重在“怎么考”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选拔干部的核心和首要标准。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围绕干部“考德”课题作了不少探索。但焦点往往集中于“考什么”,而对“怎么考”的关注和实践还不够。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干部、人才评价标准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大家对干部“德”的范畴亦多有定见、不乏共识。但知易行难,贵在力行,如何将纸上的“细条条”变成选人用人的“硬杠杠”,怎样把干部德的表现情况考实、考准,这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需要用心探索破解的关键所在。

  盛克勤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

  >>>富豪落榜不是“榜杀”是“自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