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谁应该是外汇储备的主人?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4/27 10:59:00
 现在关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如何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巨大无解的难题,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学悖论。因为所有的经济学研究目的,都在设想怎么达到各种增长。但中国外汇储备显然已经不在这个方向上,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而言都已经没有增长的快乐。因为我们的国际贸易根本不需要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坦承外汇多了。而多余的外汇,无论怎么管理都面临着美元贬值带来的压力。

  中国的外汇储备既多余而又会贬值,把一个快速增长看上去象征国家经济能力的指标变得让人十分担忧,变得不知道如何管理,这应该怪谁呢?怪罪增长本身,还是别的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来关于如何花掉巨大的外汇储备据说有若干种方案,但比较容易实施的大概就是2007年的方案——当时财政部发行了15500亿特别国债收购了央行的外汇储备成立一家公司,几经折腾变成今天的中投。即使不计算中投后来在国际市场不怎么样的股权投资,这个机构的金融总量在全球市场上罕见可匹敌者。

  当然,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和以汇金角度注资到五大行里的外汇储备资金貌似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截至农行上市,五大行在全球资本市场顺风顺水,想对此说不满意的人也缺乏财务数据来做他们的支撑。

  外汇储备的如此使用,最为让政府着迷的是央行卸下了超发货币的担子,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财政部以特别国债的方式购买央行的外汇储备,央行就不必额外新发货币来购买外汇,从而保证外汇集中在国家外管局的名下。而把外汇交给财政部外管局也不愁财政部不还——财政部岂能像央行那样只有信用可用(虽然规模可以无边)?财政部是信用可以凭发债弥补赤字、凭收税可以拿到现金的。从这个角度说,当初这样的设计的确是很给力的。

  还有让政府着迷的是,从投资渠道和财务角度看,外汇储备如此使用也很不错。因为这打通了诸多不能合并的报表(央行的报表和财政部的报表就无法合并),使得财政部、央行和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以中投公司为平台,完全形成了一家联合体,一家庞大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不仅能够面对流动性如何管理的问题,也能够面对外汇储备的消化问题。更重要的是以财政部始终在后面支撑,做全球市场投资的主体。所谓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形成在望真不是吹的。

  要说这是一个事前充满想象,事后值得全球专业人士钦佩的操作,也不是没有瑕疵的,因为这没有考虑外汇储备的法律权益。外汇储备尽管通过国债的变性,从央行的报表转移到了财政部的报表上,暂时以财政方式的运行代替了央行的管理,但归根结底这都是要还的钱,说到底,外汇储备不是国家的,虽然按照我们的外汇制度都集中在央行旗下的直属机构外管局的名下。

  按照外汇储备的性质,名义上直接管理外汇的外管局并不拥有这些外汇。而且与财政部可以发新国债偿还旧国债还不同的是,拥有外汇的国民个人和企业,随时可以提出外汇要求,这对外管局来说是有支付压力的。因为它是中国唯一的外汇和人民币结算的路径。

  在中国境内外汇不能流通,也不能随时兑换,都要按照一定的条件,在外管局指定的商业银行结算,这些外汇最终都集中到了外管局的名下。比如中国制造卖到美国的袜子,赚到的美元,想回国置业,只能得到外管局的认可,才能换成人民币。换成人民币后,还想继续做国际贸易,又必须到外管局规定的地方换成外汇。不说这其中外管局收取的换汇手续费了,就说外管局它不是外汇的真主人,而通过管制进出成为实际控制人,国民却没有其他选择,不言而喻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现在所有不是外汇储备的东家的人,表面上是在担心外汇储备缩水,说到底都不是想解决外汇储备多余和贬值的风险,而是不想放弃管制外汇的权利——因为这是多么庞大的资产,是天下第一的基金。

  假如外汇储备明确国民个人和企业的归属,可以自由去商业银行兑换而不受外管局管制,我在美国卖袜子赚的钱,是回国置业?还是出国投资?哪里需要别人操心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