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每经记者 胡群 发自北京
“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是一只航空母舰,因为其不具备威慑力。” 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5月30日腾讯财经20人论坛上做出如是言论。会上包括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谭雅玲等8位经济学家就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与挑战”展开激烈讨论。
外储过多有风险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临界值,风险已经很大,需要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杨再平指出,外汇储备肯定不是无限度的越多越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外汇储备到一定的临界值,机会成本就会大于它的收益。持有外汇储备,尤其是持有某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一定有风险。风险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之后,可能就会急剧地增加。而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心有相当的比重是美元资产,其中有1万多亿的美国国债。
国际货币组织提出一个外汇储备的适度的量,一个是三个月的进口,一个是百分之百的短期外债,一个是20%的M2。用这三个指标衡量中国的三万亿外汇储备,都大大地超过。中国2010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24个月的进口额,相当于短期外债的500%,相当于M2的26%。
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外汇储备专业化、精细化和效率化严重不足,在外储使用上缺少市场的手段应用,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也存在很大误区。
谭雅玲强调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是一只航空母舰,因为其不具备威慑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 外汇储备规模太大,现在已经是3.04万亿美元。中国去年GDP将近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达到GDP的一半。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的外汇储备30%在中国。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看,2010年整个海外资产是21.5万亿元人民币,外汇资产是20.7万亿, 96%的海外资产是外汇资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外汇储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增长。外汇储备是长期的对外储蓄的累计,中国的储蓄太高。这个储蓄的累计,中国现在主要买美国的国债,这个储蓄没有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没有促进中国更好地实现国强民富的目的。
外储投资多元化
杨再平在会上提出优化外汇储备存量配置的方案。 第一,配置是在美元和非美元资产之间的平衡。尽管现在美元比较稳定,但对于潜在的风险不得不防。第二,藏汇于民,增加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外汇储备。第三,鼓励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2010年我国对129个国家投了3125个项目,接近600亿美元。投资规模相当于2000年的50倍。我们应该在藏汇于民以后,鼓励企业、个人海外投资,除了办企业直接投资以外,更多要把外汇储备转化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或者战略性资源能力。但目前买石油、矿产等等,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央行货币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陷入了货币美元化的陷阱。他认为目前的货币发行体系极大扭曲了。“我们现在3万亿外汇储备,发了21万多亿了。”他在发言时说:“所以我们不是对付国内的通货膨胀,而是对付美元涌入带来的通货膨胀。”
谭雅玲认为,最热中国的外汇储备3.5万亿,但是忽略国际的风险。中国经济总量在增加,世界经济总量也在增加。外汇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天的量是1.2万亿美元,2007年外汇市场一天的量是3.4万亿美元,今天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量是5万亿。如果现在一旦有金融危机我国对冲得了吗?只有外汇市场量是即时的是短期行为,其他板块比这个量大得多。另外,外汇储备多少合理?现代的经济变化有多大?我们的视线和美国的视线不一样,我们怎么论证自己外汇储备的量,而现在面对数据问题的分析,我们是进口的能量低于投机的能量。而数量的能量大于效率的能量。应该从很多的角度论证外汇储备的数据,教科书只是一个参数,而现在的状况是我们参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点。
丁志杰指出,3月末,央行资产规模是26.88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是21.78万亿元人民币,我们整个国外资产是22.63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你能够把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提高万分之一,就能给国家带来两三亿元。
陈道富希望能考虑外汇多元化,尤其是实物投资多元化。中国利用外汇可以解决包括现在的石油储备问题,增加各种资源的股权问题,包括各种中国急需的进口产品,可以考虑环境的问题。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很重要的是,外汇储备使用要有助于中国外汇体系的良性循环。外汇储备能不能解决中国现在的环保问题?环保问题是一个子孙后代的问题。美元现在不断地贬值,可以把外汇储备引到环保,比如说对空气的一些治理,对河流污水的治理,可能会消耗一些财政资金,但是人民币和外汇储备结合起来,成立一个结构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之梦
杨再平指出如果人民币可以兑换,中国就没必要持有这么多的外汇。所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加快。中国现在已经推动的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解决外汇储备一揽子方案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案之一。去年推出来一年时间达到6000亿,今年第一季度就达到3000多亿,今年肯定会超过1万亿。
陈道富认为中国不仅要实现实体经济全球化,金融也能够全球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些资金能不能作为这些金融机构的股权,支持他们在海外设立机构,支持他们进行并购?
中银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彻在论坛上表示,如何利用外汇储备我们还需要学习的时间,需要一流的人才和科学良好的机制。我国的巨额外汇储蓄问题将是一个中长期问题,目前是没有现成外汇储备理论或者实践能够被我国简单借鉴。我国经济像一个高速行进无法停下来的列车,低于7%的增长就会出现问题。怎么样保持7%的速度增长?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货币化的过程可持续性有问题。这样的综合国力需要对应多少的外汇储备?
张彻说:“宏观层面上说,短期防止经济过热,调控房地产和股市。中长期看,结构调整是根本的出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当中国的国力真正强大以后,再推出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在国际的经济体系保持货币的独立,而不依附于其他国家的货币。中国外汇储备美元占了绝大部分,买了不少美国的国债,美国没让你买,是我们自己要买。为什么?没有出路,不买美元买什么?持有欧元或日元?哪一个国家的经济像美国这么强大,能够支持住?“
张彻进一步指出藏汇于民目前难以实现。人民币预期在升值,老百姓不会放弃人民币而持有外币,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老百姓觉得有必要才会藏汇。目前通过企业海外投资每年有几百亿,但相对外汇储备只是杯水车薪。最近证监会呼吁A股国际板渐行渐近。 但短期内,外汇规模在增加,人才和机制却远远跟不上。中国未能在国际市场上博弈,人才是一个最大的瓶颈。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外汇别说增值,保值都有问题。央行的对冲成本大约是2%,据赵庆明估计,当前我国的外储经营收益3%—5%,能够覆盖成本,甚至略有赢余,如果考虑到美元年通货膨胀率在3%的话,缩水是肯定的。而考虑到当前国际投资,一般的收益率在10—20%。巴菲特的金融资产投资年收益率大概是21%。外资FDI在中国的资本收益率基本上不低于15%。这也可以看作一个机会成本的参考。我们经常说保值增值,保值都做不到。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认为,目前人民币还不具备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基础。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做了一个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但是很多银行还没有人民币的授信,现在的人民币跨境业务还没有开到海外外资商业银行里面去,所谓跨境结算只是中资银行的海外机构与境内银行的结算。这种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推不出去,国外的商业银行不接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