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249亿元,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外汇占款作为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投放的货币,本身的波动,并没有太多惊奇。值得关注的这一变化是否代表了某种趋势,是否会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从数据对比来看,值得警惕。先看下外汇占款数据,2006-2010年月均外汇占款分别为2314、2450、3338、2056、2724亿元,今年
1-9月份月均外汇占款为3258亿元。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249亿元,既低于今年以来的平均值,也低于过去5年同期值。再把这一数据和对外直接投资
(FDI)、外贸顺差以及人民币存款结合来看。10月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70亿美元,同比少增100亿美元。10月当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3.4亿美
元,增长8.8%,增速比1-9月份回落了7.8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人民币存款净减少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顺差下降、FDI增速放
慢,和外汇占款下降的表现一致。同时,在贷款增加近6000亿下,人民币存款净减少2010亿元,很有可能和境内资金换汇撤离有关,如果猜测成立,则表明
可能境内资金也有外逃趋势。
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仍一枝独秀,这使得外汇占款会保持在一定水平。但短期内,三大因素使得外汇
占款下降,既有的货币创造机制会受到较大冲击。其一,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改变过去中国出口高增长高顺差的增长模式。美欧等国家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房地产泡
沫、赤字泡沫和金融泡沫破灭造成的,经济结构的重整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全球经济在未来三五年或处低速增长状态,我国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同时,我国继续实
施积极的进口政策,进口增速将持续超过出口,顺差将明显下降,甚至会经常出现贸易逆差。其二,利用外资增速可能放慢。一方面对于经济过度虚拟化的纠正就是
重新回归制造业。为此,美国等国家从投资税收减免等方面吸引跨国公司回国投资,这使得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使
得利用外资从重量到重质转变,对外资的技术评估、环保评估更加严格,使得部分资金分流。其三,投机资金反向流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热钱风险,这甚至使以前
流入中国的资金开始流出。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国内经济繁荣时,实体经济、股市和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都较高,境外资金大幅度流入,导致外
汇占款增加,货币被动投放。尽管央行可以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进行对冲,但因对冲的不完全性尤其是滞后性,在对冲之前,被动增加的货币已
渗透到各个领域,外汇占款的增加往往助长经济过热,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实际上,最近几次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都和境外资金的大量流入有关。而当国内经济调整
时期,实体经济、股市和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下降,一方面境外资金流入减少,另一方面境内的资金将流出,将导致外汇占款下降,货币被动收缩,使得经济更加疲
弱,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更加低迷。我们认为不应该简单地说外汇占款下降降低了货币对冲的压力,而应密切关注外汇占款和社会资金供给的变化,一旦外汇占款变化
具有趋势性,就应该果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防范外汇占款下降负面作用的累积。
(作者系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