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讯 央行为对冲外汇占款向市场投放的人民币8年来首次负增长。央行日前公布的“货币资产负债表”显示,至今年10月末,央行项下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占款余额比9月末减少893.4亿元。这是该数据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专家普遍认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减少意味着未来存准率的下调大有空间
12月6日,央行“货币资产负债表”中新增数据显示,央行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了893.4亿元。这意味着央行10月对冲外汇占款向市场投放的货币也减少了893.4亿元。上次央行外汇占款回落出现在2003年,从当年11月的3.13万亿元回落至12月的2.98万亿元,下降了1450亿元。
此前,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为25.49万亿元,较9月下降了248.92亿元。这一数据的统计对象既包括央行,也包含商业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刨除10月央行外汇占款央行减少的近900亿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644.48亿元,这大幅高于今年以来月均300多亿的增加幅度。这一数据说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持汇购汇意愿明显增强,向央行结汇意愿下降。
记者发现,对于10月央行外汇占款的减少,市场普遍认为,因为受人民币贬值预期、欧债危机恶化、中国经济回落风险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规模减少,甚至不排除中国境内外汇资产回流美元等安全资产的可能。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就认为,央行外汇占款8年首降显示了两个新动向,一是全球的美元资金在逃离新型市场,回归美国市场。二是市场对于人民币未来升值幅度的预期在降低。
人民币近期在即期交易市场频频触及跌停已经反映出短期内市场对美元的青睐和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虽然中间价大致平稳,但人民币对美元昨天开盘就下跌0.5%,已是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触及交易区间下限。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市场在购汇方面倾向于多购汇少持有人民币,从银行体系传导到市场的效应就是人民币供大于求,美元表现为供不应求,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多日触及跌停。
存准率会继续下调目前已成机构的主流观点。澳新银行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开始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如何正确评价目前的这样的资本外流,仍需要未来的数据来印证。但资本外流将减少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流动性的补充作用。这样的情况也意味着未来存准率的下调幅度可能将大大高于市场预期。该报告预期中国央行将在12月份再次降低存准率一次,明年上半年仍有3次下调的空间。人民币的升值进程将在近期出现一定的放缓。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预计明年上半年准备金率还会继续下调150个基点,利率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通胀下降至3%以下后下调一次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