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胡俊英)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外汇占款净减少279亿元,这是中国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月度负增长。经济学家认为,这给未来的流动性造成压力,年内或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中国外汇占款达254590.31亿元,较10月末减少279亿元。此前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净减少249亿元,是近四年来外汇占款的首次月度负增长。而央行不久前公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央行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了893.4亿元,这是近八年来,央行外汇占款月度余额首次出现下降。
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此前连续多日触及跌停,而中国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凸显出国际金融形势出现变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以及资金外流。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11 月从外汇占款口径计算出来的热钱流出近280亿美元。目前热钱连续两月呈大幅流出迹象,与2008 年4 季度及2010年2季度情况相当。中国的热钱流出短期或将持续,热钱大幅流出导致外汇占款下降会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因而必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乘数来对冲其影响。
他进一步表示,2008年9月热钱持续流出,央行在10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4月热钱的流出则导致当时存准率的上调明显延后。目前热钱持续流出及货币政策的重新宽松,则意味着年底前存准率下调概率极大,预计未来或逐月下调。
招商证券(600999.SH)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11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较上月下降279亿元人民币,下降的规模较10月增加31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外汇从境外流入并结汇的数量减少,同时边际上存在部分资金在国内购汇后汇往境外套利的现象。
他认为,外汇占款余额的持续负增长与11月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弱的现象一致,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则央行需要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释放更多人民币流动性。
光大证券(601788.SH)宏观分析师钟正生也表示,1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只增加了3000多亿元,处于历史低位,11月外汇占款负增长也在预期之中。同时,自10月外汇占款负增长之后,11月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意味着央行已经确认外汇占款继续走低的趋势,这也给未来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他进一步表示,前11个月,新增信贷6.8万亿元,完成全年7.5亿元目标,需要12月新增信贷款达到7000亿元,考虑到年底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考核不会放松,外汇占款走低会侵蚀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制约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所以商业银行放贷难度还是很大的,不排除央行年底之前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但他同时表示,12月财政存款的集中投放会部分缓解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此外,央行仍会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例如,11月底央行下调准备金率,但为避免对流动性冲击太大,随后连续两周进行净回笼操作。 不排除下一步也会采取这样的操作,即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辅之以公开市场操作来平滑一下。
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金融分析师鄂永健也认为,此前央行为缓解银行体系因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而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而下调准备金率,此次外汇占款的再度减少,将加大货币政策进一步预调微调的概率,加大了货币政策微调概率,不排除准备金率再次下调的可能。
另外,人民币加速升值对中国不利,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同样不利,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是央行的重要职责之一,上周五人民币即期汇率不贬反升,央行干预汇市意图非常明显。
谢亚轩表示,从近期外汇市场的波动和干预情况看,年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在上升。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及时下调,对稳定国内银行间流动性状况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