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易纲:外汇储备已超最优规模 调节相信市场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12/4 15:39:00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认为:外储已超最优规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对财产权的进一步保护和扩围,汇率自由浮动已经很近。

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对于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走向,《***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着墨并不算多,仅有三段话、不足400字。言简意赅的表述中,每个逗号隔开的都是一项关键改革。

《决定》中有熟悉的政策表述,有措辞的细微变化,也有颇有新意的提法。变与不变中,到底意味着未来几年改什么、改到什么程度?

11月25日早上8点半,在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2号的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财新记者专访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求解关于未来金融改革走向的诸多疑问。

2009年7月易纲出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时,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刚突破2万亿美元不久。今年三季度末,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3.66万亿美元。在采访中,易纲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最优规模。未来,如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使外汇储备不再快速攀升,仍然是易纲面临的主要任务。

此外,如何管好、用好存量外汇储备,也是考验。在“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了多元化投资的尝试,包括成立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等。今后在储备投资多元化方面,还可能有哪些新思路?易纲给出了开放式的回答,“欢迎提各种意见”,但“最终要看业绩”。

汇率形成机制与国际收支平衡密切相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已经持续多年,仅在2012年出现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小幅逆差。“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带来人民币持续的单边升值压力,而持续升值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实现弹性更大的双向波动,有利于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从2005年7月21日启动算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八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34%,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9%,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8%。

如今,随着汇率逐渐接近均衡水平,升值幅度已经不再是惟一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汇率形成机制是否市场化、是否有足够的弹性,央行能否尽可能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资本项目开放是目前金融改革中所受关注最多、争议最大的领域。近两年,围绕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学术界有过多番争论。中国最早在1992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1996年12月,中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时隔17年,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未有实质性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碎片化的改革一直在小步推进,如简化QFII申请程序、降低QFII资格要求、扩大QFII投资范围等。深圳前海、温州、上海自贸区等区域性改革方案,也都包含了试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部分子项目。

未来,将如何有序、渐进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如何提升管理和防范风险?

近两年,利率市场化进展较快,最后尚未突破的是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难点是什么?还有哪些条件尚未具备?完全取消央行基准利率后,商业银行如何寻找新的存贷款利率之锚?

这些都是易纲非常熟悉的领域。55岁的易纲在央行系统内任职16年。在2009年7月出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之前,先后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央行行长助理、央行营业管理部主任。2007年12月出任央行主管货币政策的副行长。

学者出身的易纲,非常重视理论和逻辑。进入央行之前,他先后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在采访中,他强调任何先行先试的金融改革试点,都得先过理论关。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易纲回答了我们的所有问题。对于某些改革议题上存在的外界疑虑和学界争议,他毫不回避,一一回应、解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很多问题,如汇率、利率、外储投资,易纲都认为,根本出路是要相信市场逻辑,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