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FX168综合 据国内媒体最新报道,在春节前一次内部沟通会上,证监会[微博]高层明确表示,注册制目前还只是一个目标,现阶段需要创造很多条件来完成向注册制的过渡,而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此前,证监会[微博]方面多次表态要加快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市场也一度猜测,在监管层的重视下,最快明年注册制就可能推出。但如今看来,对于推出注册制,监管层的态度已趋于“缓和”。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可能会暂缓推行注册制,一两年之内估计都不会实行”。
该人士指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行了多次,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而向注册制转变,虽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的市场法规制度和环境都不支持推行注册制。
此轮IPO重启后,又暴露出这次新股发行体制的一些新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没有解决,推行注册制就更缺少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投资与保险系副教授黄建中认为,"正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难解问题,延缓了注册制的推出",IPO开闸之后乱象丛生,使他对注册制的进度表更悲观。
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及IPO重启,被认为是股票发行走向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也被认为是中国股票发行实行注册制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但事实是,这项寄予了很多投资者期待的改革,在本轮IPO重启初期就出现了包括部分企业股价定价过高、老股转让比例过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虚假披露、市值配售存在利益输送、炒新依然难以遏制等诸多问题。
中欧陆家嘴(17.96, -0.50, -2.71%)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微博]认为,尽管IPO审批制的弊端已有共识,但要废除这一制度却是相当艰难。虽然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证券发行制度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但其实换汤不换药,核准制不过是穿了个“马甲”的审批制而已。“从IPO审批制到注册制的转变,需要面对一个阻力、一个恐惧。”
在总结了一系列审批制的弊端后,刘胜军总结称,放弃审批制,转向注册制,这不仅是中国股市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而且并非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带来巨大风险。“只要……具有充分的改革诚意、敢于抓坏人的勇气,愿意引入充分的舆论监督,实现从审批制到注册制的‘惊险一跃’,其实将并不惊险。”
然而北京商报撰文指出,注册制的基础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不信任,是投资者对于新股的更加不信任。如果承销商不能尽可能地向投资者推销新股,如果上市公司不能想尽一切办法让投资者相信这是一家真的好公司,那么IPO就无法进行。注册制需要的不是投资者抢夺新股的环境,而是承销商到处求投资者买新股。
该报并称,市场人士说注册制一两年内都不会推行,本栏认为这话还是偏于保守,根据现在的投资者交易习惯,可能10年内都不宜推行注册制,只有当投资者不再博傻、新股发行困难时,才有可能真正推行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