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5日 09:50 FX168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在经历了年初的持续大跌后,人民币迎来久违的“报复性反弹”,数据显示,美元/人民币现汇在继上周五(3月21日)以小幅微涨暂时止住跌势之后,周一(3月24日)更以0.58%涨幅重回6.2下方,创下了自2011年10月10日以来的近30个月最大涨幅。
史上最大单周跌幅后的2年最大单日涨幅
人民币兑美元(6.2017, 0.0058, 0.09%)询价系统上周累计贬值超过1.2%,创出历史上最大单周跌幅,并将1年来的最低汇率刷新至6.2370。从今年1月14日算起,截至上周五(3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贬值1816点,跌幅达3%,振幅有3.25%。
但在在创出历史最大单周跌幅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周一(3月24日)止跌反弹,并创近30个月单日最大升幅。美元/人民币周一中间价报6.1452,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3个基点。美元/人民币询价报收6.1888,美元又大跌了362个基点。
有交易人士表示,上周五出现的反弹迹象已让观望的做多情绪蠢蠢欲动,周一中间价高开之后客户结汇盘逐渐占据上风,午后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幅进一步扩大。
专家:央行[微博]“底线”仍不明朗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微博]表示,经过上周的大幅贬值后,现在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应是正常修正。实际上,市场并不一定会非常及时地反应基本面的情况,尤其不一定会对应每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另外,在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会有一个预期,可能会提前消化,这样数据公布之后的影响就会很小。
东莞银行金融分析师陈龙指出,“实际上,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大,至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这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
刘东亮补充说,考虑到中国经济偏弱的态势还在继续,在市场对中国经济维持负面预期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还会继续贬值。
“央行对人民币的贬值,肯定有一个底线,但具体的底线在哪儿现在还不好说。现在看,人民币贬值这么多,央行的表现依然是比较淡定的,并没有通过口头或者其他的方式干预市场。”刘东亮还表示,央行判断贬值是否到位的一个最直接的标准,应该是看是不是引发了资本恐慌性的出逃。
预计人民币未来贬值机构仍占多数
野村证券(Nomura)上周对全球金融实体的调查显示,认为人民币将在未来一个季度里贬值的机构数量还是占到多数。
该行的调查报告显示:
未来3个月内,有67%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将走弱,实钱账户和企业实体对于人民币走强的预期更加强烈。作出相关预期的主要动因是当局对于人民币汇率干预意愿下降,而中国经济增速也在逐渐放缓。
我们的调查并显示,有高达8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将继续在全年内维系零星的干预行动。
有大约1/3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会在未来3个月内升值。而绝大部分机构,包括大部分亚洲银行、欧洲和北美的对冲基金都认为,当局已经达到了打击投机性交易的目标。
尽管对于人民币3个月内贬值和升值的受访者比例为67%和33%,但在亚洲银行以及欧洲、北美对冲基金中,对于人民币同期的走势预期的分布各半。
北京时间09:39,美元/人民币报6.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