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1日 15:40 FX168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中国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周五(4月11日)表示,国务院对经济增速的考虑是区间平均值在7.5%,若增长率偏离目标,货币政策可以进行微调,或者是大一点的调整。不过央行多目标中,低通胀目标仍是是最为重要的。
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四在博鳌论坛上称,无论今年经济增速比预期目标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周小川亦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讲,央行也参与了这些关于增长率的测算,以及“经济增长率如果偏离了以后会采取哪些货币政策的微调,或者是也许是大一点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或通过信贷指导的方式进行微调式的放松。路透调查分析师预测中值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6.2113, -0.0013, -0.02%)贷款预计达1万亿元,远高于2月的6,445亿元。
对于当前信贷增速,周小川表示,中国没有明确要求控制信贷的增长,反而国际上倒有不少担心,说中国经济增速别减的太明显了,太明显了弄不好拖累全球的经济。
“如果我们衡量现在的信贷增长速度,其实信贷增长速度基本上比较平稳,也不算太高。”他说道。但中国的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而且还比较突出,如果这方面信贷继续扩张,会使其杠杆率进一步提高。这是值得大家担忧的现象。
低通胀目标最为重要
周小川表示,低通胀,国内市场(GDP)的增长,还有新增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央行四大目标,而它们的的权重是动态变化的。其中低通胀目标是最重要的,就业也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指标。
“我觉得在传统的时期,低通胀目标仍然是在我们的多目标体系当中占有最高的权重。”周小川表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或者经济再复苏但是没有创造就业时,目标中函数权重就会发生变化,但也不适宜把就业作为最主要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稍早公布,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分析师认为,在稳增长压力下,通胀保持温和,为宏观政策调控提供更多腾挪空间。
谈及央行独立性时,周小川指出,中国在转型阶段,如果央行和监管机构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很难有效地进行沟通,推动改革的政策。中国央行是政府的一部分,这特别是有益于中国转型期的发展。
他进一步表示,央行非常关注货币政策有效性,而且是独立于其他的政府政策,独立于其他的政府部委。而且,新兴市场央行到底做得好不好,中国可以成为一个基准。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周小川称,真正实现人民币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确实需要一个条件,应该大体实现人民币可兑换。
“这次危机特殊的条件使得人民币跨境使用忽然向前迈进,否则按理说确实有些事还没有准备好,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说也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他还表示,汇率双向浮动是一个机制的改革,跟货币政策的制定关系不是太大。而资本流动在全球都不大稳定,也不能根据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的表面数字,就判断中国的资本流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