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日本股票市场的特点
日本的股票市场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特征,那就是股票的价格几乎是由外国投资机构(非日本本土的各种基金和投资银行等)操纵的。东京证券交易所(东证)上市的股票中,外国投资机构所占份额为30%,由于频繁交易,其成交量占到60%,所以外国投资机构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日本的股市。2013年一年中,外国投资机构的买超(On-balance buying)超过13.7万亿日元,是战后最多的一年;于此相比,日本本土的个人投资者为7万亿日元的卖超(On-balance selling),年金等的基金和银行为4万亿的卖超。这些数字都证明了外国投资机构的控盘能力。
图2是最近半年日经225的日K线,大家很容易发现图中有很多缺口。虽然在香港的恒生指数里同样的现象最近也时常发生,作为一个代表性的指数,有这么多的缺口是十分罕见的,最起码在上证指数里是无法发现的,这种现象最近特别明显。
一个主要的原因,日经225指数受股指期货影响。日经指数期货不但在日本的大阪证券交易所(大证)上市,而且分别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同时上市,所以很容易收到美国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加之外国投资结构几乎操纵着东京股票市场,美国市场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日经指数期货,最终导致日经225指数如此众多的缺口。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经过一年多的极速上涨, 现在的日本的股市已经处在一个高位震荡的状态。日本的资本市场受外国投资机构特别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和大基金控制,是个家喻户晓的事实。日本这个世界第三的经济大国,二战已经结束70年,现在依旧是世界老大美国的经济半殖民地,K线图上那众多的缺口也许是美国的金融侵略的蛛丝马迹。
知道日本资本市场的独特性之后,如果想进一步理解日本的股票市场,希望大家在留意日经225指数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另一个日经225指数,那就是以美元计算的日经225指数,其理由也没有必要细说了。图3是以美元计算的日经225周收盘价指数。其计算方法相当简单,就是把每周日经225指数的收盘价除以当日的美元/日元汇率。很明显,指数在150美元处有个阻力位,包括最近2013年年末的一次在内,4次冲击均没有突破此阻力位。
为什么会是日元贬值日经指数上涨
国内很多投资者对最近日元贬值和日经指数上涨之间的关系迷惑不解。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连系。首先, 在“安倍经济学”的政策中,主要的政策之一就是宽松性货币政策,从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率的角度来讲,此次日本的宽松性货币政策其规模之大远胜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Quantitative Easing)。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供应量从2013年3月的134万亿增加到2014年年底的270万亿,日本人用“异次元”来形容此次货币量宽政策。在这种大环境下,日元的贬值变得无可非议。
其次,东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是出口型制造业企业,象大家熟悉的丰田汽车,东芝[微博],松下电器等。虽然在日本的GDP中,出口占的份额不超过20%,但是这些出口都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所以日元贬值对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对那些以出口为主的大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2013年度(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日经指数所含225家企业的平均EPS(每股收益)的预期值为980日元,和去年同期的660日元相比增长近50%,2014年度的平均EPS的预期值将达到1112日元。企业的收益,特别是出口企业的收益有如此飞速的增长和大幅度的日元贬值有着不可分割关系。
第三,在安倍政权的史无前例的量宽政策下,外国投资结构在大量购入日本股票的同期,在外汇市场放空日元。图4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日元期货的非商业性(Non-Commercial,投机性)交易的总净敞口头寸(=多头头寸-空头头寸)和美元/日元汇率(注:总净敞口头寸参考左纵轴,美元/日元汇率参考右纵轴)。在进入2012年底后, 空头的净敞口头寸增长和美元/日元汇率贬值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现在日经225指数和美元/日元汇率都处在一个调整的时期,至于需要调整多长时间这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有两件事可以让大家参考。第一,6月安倍内阁将发表新的“成长战略”,市场对此次的改革方案是否看好将直接影响日本股票和外汇市场的趋势。第二,从技术面看,日经225指数的150美元和美元/日元外汇的前高点105.3日元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有意介入日本市场的话,在指数突破这两个关键点位之后在介入也为时不晚。下回用波浪理论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日经225指数和日元外汇,综观日本的资本市场。
赵彤教授【走进日本】专栏自序: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国度。我们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国和日本地理上相近的距离,相比美国,在心理上永远有着那种无法逾越的隔阂。在日本生活20年以上的笔者,说句实话,日本人依然难以理解。在说明日本这个国度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时,我们必须同时回答一些竞相矛盾问题:整齐清洁的街道、遵守秩序已经是日本的代名词,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淡定让很多中国人感到震惊和惭愧,然而一谈到那段侵略的历史,日本人那种死不认帐的傲慢让人感到无比的愤怒;和蔼可亲的微笑服务、彬彬有礼举止,然而当你想敞开胸怀和他交朋友时,等待着的却是那份微笑背后的冷漠;风靡一时的日本电器让所有80和90年代的国人可望而不可及,然而进入2000年,在中国企业土豪式的进攻下,日本的电器产业变得那样不堪一击,一下子暗然失色,等等。其实,日本人也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就像很少有中国人能准确评价中国自己一样。为什么我们觉得日本人难以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日本,就像当代哲学家Joseph Heath说的那样,价值判断先行于事实认识。想理解日本,或想从日本的经验中吸取自己有用的教训必须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希望通过这个专栏,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所学的知识的帮助大家看懂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