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今日(6月05日)又是数据比较多的一天,而今日最举世瞩目的当属,北京时间19:45欧洲央行[微博]将公布利率决定。昨日美国ADP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市场因预期欧银将推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引发美元持续走高。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ADP和预测机构Moody's Analytics昨日(6月4日)公布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美国5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幅不及预期,这对非农数据而言不是个好兆头。数据显示,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7.9万,为今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预期为增加21万,前值下修为增加21.5万,初值为增加22.0万。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昨日(6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贸易逆差扩大,创两年来(2012年4月以来)最大。其中,进口额有所增长,意味着经过低迷的冬季后,消费者和企业又开始增加支出。具体数据显示,美国4月贸易帐逆差较3月扩大6.9%,至472.4亿美元,创两年来(2012年4月以来)最大逆差,预期逆差408亿美元,前值由逆差403.8亿美元修正为441.8亿美元。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昨日(6月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5月服务业活动增长加速,以九个月来最快速度增长,因新订单和企业活动跳升。数据显示,美国5月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6.3,预估为55.5,4月为55.2。这是连续第53个月在荣枯分水岭50以上,且是显示经济活动在严冬后反弹的最新迹象。
美联储(Fed)昨日(6月4日)发布褐皮书指出,美国经济增长全面反弹,制造业增长普遍加速,部分港口的业务量“增长强劲”,消费者支出稳定。褐皮书称,12个联储地区的经济均温和至适度增长,较4月褐皮书中的措辞更为正面,当时联储称,部分地区的经济仍未摆脱严冬的桎梏。同上次报告相比,克利夫兰和圣路易斯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堪萨斯城地区略有放缓。
褐皮书中增加了更多联储官员普遍认为是反应美国经济正在好转的力证。本月的褐皮书是纽约联储根据截至5月23日收集的信息整理编写的。
褐皮书指出,所有地区的消费者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制造业活动普遍扩张,波士顿、纽约、亚特兰大和堪萨斯城联储地区的制造业增长强劲。另外,超过半数地区报告汽车尤其是新车销售上升,其它地区表示汽车销售稳健。
所有地区关于银行业的报告指出放贷活动增加,纽约和旧金山地区贷款需求强劲。
褐皮书指出,通胀“据称受到抑制,多数联储地区报告,投入和制成品价格基本持稳”。
对于欧元区来说,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昨日(6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第一季度季调后本地生产总值(GDP)终值确认为季率增长0.2%,与初值一致,符合预期,不过增幅低于去年第四季度。这可能强化对欧洲央行(ECB)本周大胆行动的呼声。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GDP季率由增长0.2%上修为增长0.3%,凸显出第一季度经济更加疲软。昨日数据并显示,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年率确认为增长0.9%。
货币对冲基金SLJ Macro Partners的创始人Stephen Jen昨日表示,欧洲央行在今日(6月5日)的政策会议上将会出台力度足够的进一步政策宽松措施,以遏制欧元汇价的再度走高。Stephen Jen未透露欧洲央行将会在今日的会议上具体采取何种新的宽松措施,但他却强调,欧洲央行此前已经阐明了其观点,即欧元汇价持续高企的状况损害欧元区出口市场的状况令人忧虑,为此,打压欧元汇价将是欧洲央行这政策措施的一大目标所在。
而他同时指出,欧洲央行的真正政策目标,与投资者所臆测的其将采取的行动之间往往有着不合拍之处,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深入解析,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解读欧洲央行各位官员此前就政策前景发表的看法。而事实上,虽然在过去一个月间,欧元兑美元(1.3603, 0.0004, 0.03%)从接近1.40的高位跌到了当前1.36下方的价位,但是这在欧洲央行眼中看来,或许仍然远远不够。
CRT Capital策略师也指出,如果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在今日(6月5日)的政策会议上决定推出激进措施,那他拥有足够的空间去这样做。原因是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2012年创下峰值后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部分是因为各银行偿还央行提供的低息贷款。
之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已经在当地时间周二晚间表示,将考虑把欧元区的基准政策利率水平由当前的0.25%再下调10-15个基点,这令市场服下了强心剂。之前,许多投资者担心欧洲央行的政策措施力度前景可能不及预期,难以推动欧元区经济增速和通胀率有效回升,并且欧洲央行过往在兑现放宽货币政策的口头承诺上也有过令市场失望的前科,这使得欧元汇价在周二一度反弹,但是在更多证据指向欧洲央行很可能会在今日的会议上动真格之后,市场针对欧元的“卖预期”做空操作即再度占到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