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记者 任晓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12亿美元,较去年三季度的90亿美元大幅扩大,为1998年以来最大的季度资本账户赤字。这一变化不会是昙花一现,未来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可能成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理想状态和“新常态”。跨境资本波动将导致资本市场震荡加剧。
从境内货币市场利率一路走高、汇率走软及资本市场表现看,近期资本呈流出态势。造成这一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美经济表现。去年以来,美元指数(93.7500,0.1200, 0.13%)涨幅超过11%,今年对资金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强劲。IMF[微博]继去年10月上调2015年美国GDP增长预估值至3.1%后,今年1月又上调至3.6%。二是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快了对外资本输出和对外汇的需求。
尽管资本项目逆差创新高,但目前中国不再“谈流出而色变”,资本项目逆差将成为“新常态”。
首先,随着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平衡,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有进有出,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可能成为一种经常性现象。中国早已明确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的调整结果,符合预期目标。特别是藏汇于民和债务去美元化的调整路径,也符合改革和调控的方向。考虑到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央行[微博]逐步淡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将来必然是贸易顺差越大、资本流出越多,外汇供求才能自主性平衡。
再次,加快资本输出有助于分散外储投资风险,提高外汇储备收益,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中国对外资产主要为低收益的债权型资产,以美债为主,但对外负债是收益更高的外商直接投资等股权型负债,导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逆差。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资本输出和企业“走出去”,有助于提高外储的投资收益。加快资本输出,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长期外汇支持,未来或将外汇储备用于抵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建投资上的资金缺口,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