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經濟數據的公布是造成外匯行情波動的主因,因此數據的事前預判與事後解讀成為操作外匯期貨最不可或缺的工夫,但由於數據透過媒體的呈現可能流於片面,投資人必須深入判讀才能掌握關鍵。
美國就業報告是外匯市場最關注的數據,涵蓋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及平均時薪等重要資料有,其中薪資的重要性常被忽略。以今年公布之1月份就業數據為例,失業率雖然維持在6%以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也優於市場預期,但細看下去就業市場的進展實則不如表象,時薪平均年增幅2.2%,仍遠低於達成2%通膨目標應有的3.5%~4%名目薪資年增率,且2009年底美國經濟復甦以來,時薪年增幅不曾高於2.5%,換言之,從薪資觀點來看,經濟復甦其實仍未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FED對升息一事態度自然更為曖昧。
此外,近期解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另一焦點,油價急挫導致CPI顯著下跌,屏蔽了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可能相反上升的實質通膨意義,例如今年1/28澳洲公布第4季CPI較前季上升0.2%,增幅創兩年半新低,若藉此判讀澳洲央行應加速降息腳步恐失偏頗,澳幣期貨在數據公布後呈現反彈走勢,事實上核心CPI意外大幅上升,削弱了市場對央行降息的預期,相同的數據公布迥異的解讀深度,莫此為甚。
魔鬼藏在細節中,閱讀經濟指標要避免見樹不見林的粗淺分析,絕不能僅留意主指標,構成指標的結構與分項資料都可能暗藏玄機,發覺啟動新行情的金鑰才是指標分析的真義。誠然,影響外匯市場的關鍵指標並非一成不變,當我們關注貿易帳時,常常以進出口增速為要而忽略了貿易盈餘,而前述就業報告中對薪資增幅的關注是一樣的道理,在快速變動的外匯行情中,重視細節更能先機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