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央行决定推出大额存单产品,投资人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等。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差放开存款利率这最后一跃。
央行规定,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
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固定利率存单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计息,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
所谓的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
央行提到,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都曾以发行大额存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推出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民生固收分析师李奇霖在消息后发表点评称:
1.存款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存款保险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制度准备已经就绪。大额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其推出意味着银行负债端自主定价能力增强,下一步是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现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实现利率市场化。
2.大额可转让存单有哪些亮点?与理财相比,大额存单计入一般性存款,需缴准和纳入存贷比考核,可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大额存单可以转让,可以质押,是有流动性的存款,与理财产品相比有流动性溢价,预计发行利率低于同期限理财。
3.发行需向央行报备,防范负债端无序竞争。条例指出,发行人发行大额存单,应当于每年首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如需调整年度发行计划,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重案。大额存单推出意味着负债端竞争加剧,向央行备案发行,防范无序竞争。
4.大额存单发行不一定利空债券。大额存单利空债券的逻辑链条:银行负债成本上升——银行风险偏好上升——加大风险资产配置——挤出利率债配置——国债收益率上升。但这里关键假设是银行风险偏好能不能提升要看实体经济的状况。实体经济下行,银行风险偏好起不来,货币用不到实体,所以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的不是大额可转让存单,而是实体经济本身。考虑到实体可匹配高收益资产供给不足,银行大力追寻高成本负债动力不一定很强。
浙商证券在5月18日的报告中表示,大额存单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在各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于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具有流动性和大额性,其推出后其对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将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的稳定性。
不过浙商证券表示,大额存单推出会推高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
静态测算显示,大额存单的推出负面影响2015年利润0.6%,负面影响2016年利润2%左右(假设:2015 年大额存单在存款占比在1%左右,2016年大额存单在存款占比上升至3%;取大额存单定价水平为 6个月期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水平)。而且国际经验来看,大额存单的推出只是一个开始。不管从美国后期市场上出现的对大额存单替代的产品,还是日本在 大额存单推出时就发行的MMC市场利率联动型定期存款等,随着替代品的不断出现,其影响会逐渐削弱。
今年5月10日,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也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不少分析师预测,央行下一步便是完全打开浮动区间,那么中国将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跃。
不过,法兴经济学家姚炜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才刚开始:中国今年准备放开存款利率,继而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然而,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才刚开始。在迎来最终成功的利率市场化之前,中国还需数年的不懈努力。 在放开现行政策利率(基准存贷款利率)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短期挑战在于,改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期挑战在于,允许市场对风险进行定价,但又不触发系统性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