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央行调控汇市频繁出手 机构解读811汇改逻辑

1楼
杨驰凯 发表于:2015/9/16 10:19:00

 9月初,央行推出“远期结汇缴存20%风险保证金”之汇改举措,至此市场质疑不断。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加强了资本管制,“人民币汇率改革在走回头路”。相应的,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进程似乎也蒙上阴影。

  实际上,央行此举的背后形成逻辑,应该是近期的汇市风云堆砌痕迹可以追寻。

  今年以来,在中国央行政策频出的背景下,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进程逐步提速。8月初,IMF发布报告,对人民币在自由使用度上的改革给予肯定。

  然而,央行8月11日突然宣布汇率中间价改革后,人民币进入暴跌通道,在之后三个交易日里,人民币汇率贬值约5%。随后,为稳定市场,央行不得不消耗外汇储备稳定汇率,并在9月初推出前述汇改之“杀器”。

  央行此举引发市场质疑。有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加强了资本管制,有市场倒退之疑。然而,也有多重“声音”对央行举措表示持有效的观望态度。

  “对远期结售汇收取20%风险保证金的做法,属于逆周期的宏观审慎调节措施,这是G20峰会的一个共识,并非人民币汇改的倒退。”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市场自我调控并非总是有效,需要在特殊时期进行政策干预,且“这不是常备药,形势变了,自然就不需要再用了”。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亦对本报记者表示,对央行采取的措施,需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分辨。目的是“让中国的汇率机制与国际接轨”,而在市场失灵时,则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被“会错意”的811汇改

  央行或许并没有料到,其一个冲刺SDR货币篮子的政策变动,竟会使人民币汇率恐慌式下跌。

  8月11日,央行突然宣布,为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由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这一变化,迅速引发市场抛盘,人民币汇率当日跌去约2%,跌幅前所未有。

  尽管央行第二天上午在官网上贴出“答记者问”,希望消除市场恐慌,且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亦对媒体宣称,前日中间价大跌约2%为“一次性调整,不应被解读为人民币出现趋势性贬值”,但人民币贬值之势并未因此打住。

  连续三日,人民币汇率跌去约5%。直至随后央行强力出手护盘,人民币方止跌回升,并在8月份剩下的时间里起落。而央行付出的代价,则是8月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939亿美元,市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央行抛售美元稳定人民币币值造成的。

  “央行这次汇改被一些人解读为,为了提振出口,但主要目的还是让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与国际对接,以保证未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方便境外机构使用。”宗良对本报记者称,人民币贬值对刺激出口以提振经济的作用有限,“后来其他国家货币跟着贬值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通过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维稳”人民币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外汇储备,在与空方对垒大约两周后,央行祭出了类似A股市场监管期指的方法,通过对远期结售汇业务收取20%风险保证金的方式,抬高做空成本。

  正是此举,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央行在加大对资本的管控力度,并得出“汇改在走回头路”的结论。

  “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汇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监管措施在短期内运用,减少市场过度波动,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帮助。”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策略师刘立男(女士)总结称,央行近期对境外央行进入国内外汇市场和人民币跨境资金池的进一步开放等表明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811汇改“不会影响SDR准入”。

  此外,中国央行的干预措施,亦得到IMF官方认可。

  据路透社9月3日报道,IMF副发言人穆雷(William Murray)称,IMF还在按部就班执行计划,预计将在年底之前完成对特别提款权货币篮的评估。

  “我们已经看到市场近期的一些波动,这应该说是市场对中国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的一种反应。”穆雷表示,“但是,单单这一点本身,显然不足以让我们对中国和特别提款权感到担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28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