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国际市场动荡不应归咎中国 人民币不会扭转升值趋势2

1楼
杨驰凯 发表于:2015/9/17 10:25:00

再平衡时间表

  《21世纪》:中国领导人在大连达沃斯论坛说,中国经济中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服务业比重接近50%,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你如何评价这些数字所表现的中国转型进展?

  斯蒂芬·罗奇:中国正在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向服务业为基础的、消费引导的经济模式转变;但是(这个转型)仍然在初始阶段,要庆祝转型成功还太早。中国处在通向“新常态”或新增长结构的最初阶段。

  《21世纪》:包括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在内,外界有一种论调在怀疑中国推进增长模式转型和结构性改革的决心。你也拥有同样的疑虑吗?

  斯蒂芬·罗奇:我仍旧对中国领导层所做出的再平衡、结构性改革承诺感到鼓舞。不过其间是存在一个如何权衡的问题,就是对中长期改革的决心,以及来自内部外部一系列因素的短期影响。中国的风险在于,短期问题可能转移领导层对中长期改革的注意力。我不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但是的确存在这样的风险。

  《21世纪》:佐利克在他的文章里说,中国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要7-10年时间。这是合理的预计吗?

  斯蒂芬·罗奇:我预计的时间要比佐利克的更长。我认为2025年是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来期待中国完成重大的充分的再平衡,大部分的工作会在彼时完成。

  《21世纪》:中国已经准备好为结构性改革付出代价了吗?

  斯蒂芬·罗奇:结构性改革是痛苦的。基本上是重造一个增长模式,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完成转型是会要做出很大牺牲的。但是如果中国不改革,那么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领导层极力想要避免的。

  短期内的最大代价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失业。但是现在为止,就业市场的增长要比领导层希望的情况还要好得多得多,自从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1300万个就业岗位,而目标是每年1000万。新工作流向了服务业,每年服务业贡献的就业岗位,要比制造业和建筑业高出30%。所以结构性改革,使得中国在向慢速增长的过渡过程中,免于牺牲就业市场的稳定。

  加息只是时间问题

  《21世纪》:你在媒体采访中说,当前美国出口占GDP的比例已经接近历史高点。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也仍在采取措施促进出口;两国还在地区性贸易协议的谈判上展开竞争。这会导致中美两国出口的激烈竞争吗?

  斯蒂芬·罗奇:有可能。美国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但恢复最缓慢的是国内消费。在乏力的全球复苏、货币波动剧烈的情况下,中美两国需要认识到通过出口带动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21世纪》:在货币问题上,你预期美联储会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加息吗?

  斯蒂芬·罗奇:美联储创造了一个怪物:利率在太长时间里维持在太低的位置。美联储确实想要将利率正常化,但是在一个低通胀率、金融市场波动和持续的全球经济低增长环境下,如果非常缓慢的将利率正常化,会让人感到惊讶。这不代表美联储不会在今年底有所行动。加息是一个“何时”的问题,不是“是否”的问题。

  《21世纪》:你预期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吗?似乎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停止这种预期。

  斯蒂芬·罗奇:自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升值很多;现在的贬值不会扭转整体趋势。我相信中国央行试图限制进一步的贬值,来证明数周前央行的中间价调整措施不应该被视作是对他国出口的威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32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