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国际因素,就是多个新兴经济体过去的一个时期都出现了汇率的贬值和外汇储备的减少,其背后是美国货币政策变化预期带来的不确定性上升和全球的去美元杠杆或者美元荒。这个趋势不是8月开始的,从2014年的下半年即是如此。二是811汇改带来的变化,毕竟中间价市场化改革提升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大家需要重新适应,出现所谓“磨合期”,这个也会导致部分经济主体出于避险需求,增加对外汇的购买。 三是投机性需求,汇改后的确有少数企业和个人出于种种原因显著加大对外汇的购买,远远偏离真实需求,出现所谓的恐慌甚至是投机性购买外汇。这个突出表现在远期购汇签约额在8月的大幅度上升。
预计未来央行外汇占款下降的速度可能放缓。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造成的全球流动性收缩或者去美元杠杆的进程可能进入阶段性尾声,甚至已出现“超调”,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将告别周期低点,出现一个平稳期。 其次,随国内外经济主体对811汇改政策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央行稳定国内外汇市场的操作,汇率贬值预期有望逐步消退,回归基本面。 第三,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等措施针对性强,有望明显减少投机性购汇需求。这个部分在8月多增加购汇约550亿美元,有可能在9月会远低于这个规模。
面对央行外汇占款的持续负增长,预计央行将继续采取“池子”对策,灵活使用包括公开市场操作、SLO、MLF和PSL以及降准等多种手段维护银行间流动性基本稳定。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向下调整仍然存在空间,以活化基础货币和提升货币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