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出现急剧放缓,外汇储备下降的速度让人忧虑,这一切我们或者可以用“供给侧改革”来进行积极性的表述,或者可以用“新常态经济”的基本特征来做正面解读,但事实上,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可能是1978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股市牵动亿万人的利益,因此股市波动的实际经济效应被人为放大了,原本可能只需要等一等、看一看,把治理的思路集中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上,但股市被赋予了太多的非市场的政治和战略任务,所以,股票市场冒出几个火星子,管理层就马上派出救火队,屡屡使用大杀器来对付市场炒家。本来只是证监会一个部门就可以研究和处理的问题,结果往往弄成国家大事。
相反,真正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问题,却看不到系统的研究与预见性的应对策略。
在中国没有融入世界经济之前,国内的财经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经济问题是一种线性的关系,计划经济管用。在一个封闭的、消费低层次的圈子里,能有饭吃就是最大的经济发展和需求。所以,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理论归结起来就是在圈子里养猪的理论,能吃饱就行。这是事实上的国情。中国人很有忍耐力,上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都忍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忍。在这种环境下,货币不是问题,外汇更不是问题,权力稳定才是关键。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经济基本融入了世界经济,成为世界整体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事实上,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中的一部分,人民币圈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不对外循环流动的池子,而是一个半封闭的与外部其它货币相连接的半开放的货币池。外面“涨潮”时,有可能把池子里的“鱼”冲跑,外面“退潮”时,也可能把池子里的水吸干。
因此,外汇问题及其策略,顺理成章就应当是最重要的国策。但是,在精英们组合的高层,有没有真正去系统研究这个问题?有没有从系列配套的角度来制定相关外汇策略?不得而知。
上周央行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果断出手,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痛击那些看空做空人民币的国际炒家,当日就打了一场痛快的“歼灭战”,稳定了人民币汇率。自然,这个举动引起了大多国人一片欢呼,尤其那些深受《货币战争》一书毒害的爱国者们,他们仿佛闻到了货币战场上散发出来的血腥味。然而,对央行的这个举动,国际市场上专业人士的普遍反响是忧虑的、是怀疑的,甚至是负面的。抛开敌对势力的话题,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我并不是想评论央行这个具体行动的对错,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 中国主流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和市场价值观正在和世界主流的市场价值理念分道扬镳。
三十年前,我们的外汇策略没有那么重要,今天它是头等大事,一个错误的策略方向完全有可能将人民币拖入一种崩溃的境地。
我不是外汇问题的专家,这里大胆妄议一下,分享一些很可能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或者完全误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