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美银美林发表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投资者到香港置业、目前相对在大陆买房容易,因为近期中国楼市炽热导致有关政策收紧,加上多个一线城市与香港楼价差距缩小,以及人民币(6.7323, 0.0035, 0.05%)汇率回落,推动中国买家考虑投资离岸资产。
此外,目前香港楼宇按揭占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比例为58%,低于中国一线城市的80%至124%的比例,反映目前香港楼价相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屋更容易负担。
据了解,近期香港与中国一线城市楼价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深圳等主要城市8月的楼价,出现6年来的最大的环比升幅,导致在十一黄金周之后,中国于北京、深圳等20多个一线城市推出限购令及收紧房贷政策,为升势过急的楼市降温。
美银美林指出,随着中国多个城市楼价急涨,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中国买家对离岸资产投资有兴趣;加上大陆投资者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及避免资产贬值,其中部分投资者或会先出售大陆的相关房地产锁定利润,并转投至香港楼市入手第二套物业。

(图片来源:FX168财经网)
由于大陆投资者可能会沽出在中国大城市的住宅而购入香港物业,相信更多大陆人将会参与香港住宅物业投资,或会支持香港楼价继续向上。
该行仍维持香港楼价明年下跌5%的预测,但大陆因素使得香港楼价上升机会提高。
事实上,地产市场人士指出,近月香港一些超过2000万港元(7.7590, 0.0009, 0.01%)的新楼盘,大陆买家比例已升至40%,远远高出今年初的5%。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即所有外地人士或以公司于香港置业,在香港置业须负担额外15%的买家印花税(BSD),香港税务局早前公布,9月买家印花税共有250宗,属去年6月后最高的月份,反映非本地买家(大陆客为主)重投本港市场;由于近期推售的多个豪宅新盘大陆客入市比例急增,而该批成交个案尚未登记,故估计未来数月涉及买家印花税的个案仍会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香港楼价指数近期差不多重返历史高位,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发表题为“关于土地问题的迷思”的最新网志,指出香港土地供应不足问题严重,为解决住屋问题,开发新土地具有逼切性,并指在未来30年,单是容纳新增住户,香港已经要增加最少2成的房屋容量。
陈茂波反驳有人提出香港未来人口增长将会放缓,只要善用现有土地便可容纳所有新增人口,以及只要停止所有外来人口,以香港现时出生率之低,无需要再开发新土地的说法。
陈茂波指出,按香港统计处最新估算,由2015年至2044年,香港人口仍会增加13.5%,即大约98万人,家庭住户数目则增加逾2成,即大约50万户,预期未来30年单是容纳新增住户,香港已经要增加最少2成的房屋容量。
他表示,香港由2000年起的15年间,人口增加9.1%,家庭住户数目增加21.2%,但期内已建设的土地面积只增加17%,只相当于约1.4个沙田新市镇的面积,远比1985至2000年间增加的大约8000公顷已建设土地为少。
此外,从2000年至2015年间,平均每户人数由3.5人降至2.7人,而跟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估算,平均每户人数未来仍会持续下降,因此即使未来没有外来人口,若平均每户人数下降,导致住户数目增加,仍会产生房屋需求,因此要在目前已发展土地上容纳所有新增人口和住户,将会使得香港的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这与市民大众普遍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远景背道而驰。
他又引述一间外国顾问公司的最新统计,香港每平方公里已发展土地容纳超过2.56万人,远远抛离新加坡(1.11万人)和首尔(9100人) 。
陈茂波认为,香港土地严重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过去十多年土地开发工作进度缓慢,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土地问题亦非一朝一夕的工夫,特区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决心须继续迎难而上。
对于不时有评论认为香港未来人口增长将会放缓,加上现时有大量空置土地,新界又有大量棕地、丁地,因此毋须开发新土地,陈茂波认为这些论点很多时候都是出于误解,亦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或过分简化的谬误,但他承认,特区政府的工作无疑仍有改进空间,但对各种批评也一直虚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