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人民币(6.6398, 0.0021, 0.03%)汇率将延续双向波动稳定运行格局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周琰
进入四季度后,市场开始担心人民币汇率季节性下跌。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在每年四季度均会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在2016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迅速下跌,最低跌至6.97附近。
1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小幅下调,报6.6325,境内外价差仍处于低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近期美元指数(94.3945, -0.1327, -0.14%)涨势放缓,为人民币汇率企稳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美元指数年内潜在上行空间有限,加之中国国际收支持续改善,预计后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延续双向波动、整体稳定运行格局。
打破持续贬值预期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过去几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易跌难涨,既受到季节性外汇供求变化影响,更与汇价阶段性运行趋势有关。一方面,四季度企业正常用汇需求较大,加上每年初个人购汇额度将重置,一些企业和个人因担心年初个人集中购汇将打压本币价格,造成汇兑损失,部分购汇需求可能会在四季度提前释放,边际上也加大了季节性的外汇供求压力。结售汇数据显示,四季度银行代客结售汇更容易出现逆差,即便是在2014年以前,年底几个月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也经常比平均值低一些;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处于贬值格局,2015年至2016年均只有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
不过,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了较大变化。年初,市场预期人民币将持续下跌,甚至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将“破7”。但实际情况是,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持续坚挺,弹性增强,打破了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的悲观预期。
“人民币今年以来升值幅度较大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密切相关。”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面更加坚实,国际机构多次上调对2017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值,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由年初的6.5%逐步上调至10月10日的6.8%,这已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第四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对2017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值也由年初的6.5%上调至近期的6.7%。
美联储“缩表”影响有限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美资产负债表同步扩张、传导渠道是央行外汇占款,如果央行外汇占款在零附近小幅波动,这意味着美联储“缩表”和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直接传导弱化,更难以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方向。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指出,影响汇率的因素历来比较复杂,除美联储货币政策外,还与美国经济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金融等形势相关。如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期间,美元汇率并未持续下跌,基本呈现双向波动;今年以来,美联储虽加息两次但美元汇率总体贬值。
“不要高估美联储‘缩表’的影响。美联储10月份开始‘缩表’、12月份大概率会加息,但过去美联储4次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影响逐渐减小。”谢亚轩称。
上述外汇局新闻发言人也强调,美联储加息以及“缩表”不会根本动摇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趋稳趋势。“结合2015年年底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经历了从流出到趋向平衡的过程。自美联储启动加息以来,渐进的方式逐步降低了对市场的影响。今年9月份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主席强调‘缩表’将是渐进、可预测的。这符合美国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当前,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水平依然较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需深入评估;近期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较低、有所反复;近年来美国资产价格涨幅较快,市场担心美联储货币政策较快调整会刺破资产泡沫。”
双向波动态势或将延续
继8月份跌势放缓、9月份恢复上涨后,美元指数于三季度阶段性反弹。在刚过去的10月份,美元指数收高1.61%,月度涨幅进一步扩大,但在涨至95附近后,美元指数上涨已有所放缓,最近反复震荡,未能继续向上收复前期失地。
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元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有重要影响,最近美元更多呈现震荡运行特征,减轻了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自主运行。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表示,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带动美元反弹,人民币汇率和外储压力逐渐加大,10月份外储增幅显著收窄。不过,10月份实际外储增量虽较9月份外储增量210亿美元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处于近年来高位,这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贬值预期被打破后,此前受到压制的结汇需求持续释放。随着年底临近,人民币汇率和外储压力将继续显现,但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对此不用过度担忧:一是结汇需求仍有释放空间;二是企业债务重组已基本完成,市场对待汇率波动更加理性;三是中美利差处于高位,资本外流压力不大。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期影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因素有限,基本面坚实仍将支撑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