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基建计划恐成无米之炊
中国证券报
□金旼旼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公布了总额高达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既是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是继税改之后最大的一项施政倡议。美国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在美国财政赤字不断飙升的当下,特朗普基建计划的关键在于:钱从哪来。
美国跻身全球最大经济体已一百多年,因而基础设施的底子可谓相当雄厚。根据全球经济论坛最新年度报告排名,美国基础设施评分在全球经济体中排名第9。虽评分低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但考虑到美国国土面积之大,这样的排名已经相当不错。
美国基础设施的优点在于覆盖面广,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基础设施水准相对均衡;但问题在于陈旧。美国第一条贯穿大陆的铁路完工于1869年,纽约地铁始建于1863年,全国州际公路系统的建设也发端于1950年代。因此,年久失修成为主要问题。
如今,全美总长约658.7万公里道路中,约三分之一路况欠佳;612万座桥梁中,约5.6万座存在结构性不足;8.3万座水坝中,约1.4万座具有潜在高危险性。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国家基础设施状况“成绩卡”,美国基础设施打分连年是D,即“大多数情况下低于标准”。
因此,早在奥巴马总统竞选期间,基础设施就已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多次呼吁要“重建美国”的奥巴马执政8年,也终未能拿出切实措施来升级完善亟待修缮的设施,其核心问题就是钱!
如今,号称要建设全球“首屈一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的特朗普,面临的仍是同样问题,且解决难度甚于奥巴马政府。根据2月12日公布的计划,特朗普政府计划在十年内出资2000亿美元,来撬动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实现其总额1.5万亿美元的总投资目标。
这种“公私合营”的思路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颇为常见,其好处在于利用私营部门资金补足公共资金的不足。但问题在于杠杆率,按照特朗普政府计划,联邦政府每出1美元,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就要配套6.5美元。
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报低、周期长,如此之高的杠杆率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并不现实。例如,纽约市已经讨论多年的连接曼哈顿和新泽西的隧道项目,投资至少达250亿美元,如果不能获得至少一半的联邦补助,项目便很难启动。
并且,即便单论联邦政府支出的这2000亿美元,筹措也绝非易事。特朗普上台短短一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便直线飙升。去年底推出的减税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令美国政府税入减少1.5万亿美元。而上周特朗普刚签署的预算协议,则将在2018和2019财年增加3000亿美元开支,尤其是国防开支大幅增加。
一方面减税,一方面增支,其结果必然是债务失控。据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估算,到201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1.2万亿美元,且此后将长期维持在万亿美元大关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要国会再批准一份2000亿美元的基建新开支,其难度可想而知。
减税、增支、基建,特朗普的“三板斧”,具有无法调和的矛盾。特朗普将第一优先给了减税,第二优先给了增加国防开支,此后即便他再如何鼓吹,实现基建计划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了。
由此,可以发现美国的矛盾之处。美国政府有时很富,例如给大企业和富人减税,一出手就是1.5万亿美元,未来两年光军费涨幅就高达1650亿美元,更不用提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定下的美国核武库更新计划,仅此一项未来30年至少支出1万亿美元。
但美国政府有时又很穷,基建的2000亿美元很难筹措,实现全民医保的“奥巴马医改”也因“浪费钱”而面临被废压力,特朗普治下国家公园系统、环保局等都因政府“没钱”而被砍预算。所以说,美国政府并非没钱,只不过很多钱用不到该用的地方罢了。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Adie Tomer的研究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基础设施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持续上升,一度达到2%的高位,这期间正好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建设时期。此后,这一比例就持续下降,如今已跌至1%以下。
美国庞大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基本都是不收费的,其养护、维修成本惊人。如果政府不出钱,便只能上调用于道路维护的汽油税,否则如此巨额的开支根本没有可能筹措。但在美国这么一个几乎人人开车的国家,上调汽油税将影响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这在一个民选社会几乎是一个“自杀性”的政治选项。
笔者每天从弗吉尼亚的阿灵顿开车到华盛顿市区上班,一路上坑坑洼洼不少,环华盛顿的道路质量跟北京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美国贵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却连首都的道路都维护不好,颇令人感叹。
在华盛顿,政客总是将关乎所有居民福祉的基础设施当作竞选的口号,但一旦掌权后开支安排却总是优先流向大企业、富人、军队等既得利益集团。尽管美国似乎并不差钱,但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来,却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特朗普的重振基建计划更像是一顿无米之炊。
责任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