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货币转向中性 退出循序渐进
在盯住汇率下,外汇储备规模历来是影响货币基础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主导因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不同的是,中国的利率弹性较低。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基本不是通过扩张货币基础,降低借贷成本实现的,除了适当的利率价格调节之外(降息或房贷七折),中国的债务/货币规模更多是直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量实现的。毫无疑问,2009年是历史罕见的货币扩张年份,但人民银行的基础货币/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像美联储那样出现大幅膨胀。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幅宽松,货币乘数已经由2008年末的3.68上升到了4.39。 从流动性环境来看,在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形下,一方面,年初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持续攀升,反映出危机过后金融体系资金出现了重新向高风险资产配置的趋势;另一方面,长短债收益率差值的扩大反映了市场对通胀和加息预期的提高。在普遍的通胀预期之下,资金有非常强烈的抵御通胀的意愿。
根据人民银行往年利率周期中的调控规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论:
首先,中国利率变动往往滞后于美国。在升值压力加大的情形下,人民银行加息的步伐也应当在美国之后;其次,发行央票(央行债券)和提高准备金率是央行调节流动性的优先手段。在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不断膨胀的情形下,央行对冲流动性的第一反应是扩大央票存量。2004-2006年之间,利率和准备金率基本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扩大央票规模成为当时央行的主要工具; 第三,继发行央票之后,提高准备金率是调节流动性的另一个手段。2003-2004年那一轮经济过热周期中,曾经出现一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一年存款基准利率的“过热”现象,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了7.5%,而直到2004年10月份央行才加息到2.25%。在最近一轮加息周期当中,为了遏制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快速膨胀,2006年8月央行同时上调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展望2010年的货币政策走向,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要到2010年末才会考虑加息。目前央票还处在“弃用”状态,2009年前三季度央行债券规模缩小了5864亿元。依据以上信号,我们相信在美元贬值预期强化、外资加速涌入的情形下,放缓信贷投放、扩大央票和提高准备金这三个手段会成为央行的优先政策选项,而利率工具只是最后的手段。如果目前的外汇加速流入态势延续,明年二季度开始央行可能加大票据对冲力度并考虑提高准备金。尽管目前市场对明年下半年加息预期较为强烈,但在预期通胀水平低于3%、美国短期缺乏加息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抵御升值压力和刺激信用扩张以形成内需,明年4季度之前人民币基准利率很可能维持不变。 从这个角度看,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更多体现为数量工具优先、利率工具滞后的渐进方式。
预期中的温和通胀格局
商品价格周期有滞后于经济和资产价格周期的先天特征。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物价步入上升周期的趋势已经得到确立。从实体经济、资产价格和通胀周期本身来看,由于稀缺度和供给弹性的差异,资源性商品和普通商品对货币波动的时间、空间敏感度都不一样,因此存在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同步、通胀指标滞后于前两者的基本规律。根据货币和经济景气度领先决定通胀高低的规律,2009年罕见的货币高增长已经奠定了未来的通胀基础。但在制造业普遍过剩、中低端劳动力价格刚性十足的条件下,更多的货币扩张效应会体现在资源、不动产等稀缺度较高的商品领域。因此以CPI为代表的通胀指标2010年并不具备大幅上扬的条件,明年物价更可能呈现出温和通胀的特征。我们预测全年CPI涨幅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