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重磅发声:比特币是资产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3/23 22:33:00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重磅发声:比特币是资产,稳定币存在合理性,央行数字货币必须依托主权信用! 
智能AI大时代
2025年03月23日 19:09

近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不应将比特币、稳定币及央行数字货币相提并论》一文中,对数字货币领域的三大热点问题提出犀利观点,引发业界广泛讨论。他指出,比特币本质上是资产而非货币,稳定币虽存在合理性但风险巨大,而央行数字货币应依托主权信用构建数字化体系。这一论述不仅厘清了数字货币的分类逻辑,更揭示了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的深层挑战。 

一、货币本质:从实物到信用的演变逻辑 



王永利开篇即强调,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其核心功能是保持币值稳定并成为流动性最强的价值通证。纵观人类货币发展史,从贝壳、金属铸币到现代信用货币,货币形态不断脱实向虚,但其本质从未改变。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试图通过技术手段颠覆货币体系,实则是对货币本质的误读。 

他进一步指出,信用货币的本质是国家主权信用的体现。货币总量需与可交易财富价值总额对应,而信贷投放是信用货币生成的核心渠道。比特币的总量固定、价格波动剧烈,无法满足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基本要求。例如,2021年比特币单日暴跌40%的极端行情,暴露了其作为储备资产的致命缺陷。 

二、比特币:数字时代的“黄金”还是“泡沫”? 


王永利明确表示,比特币只能是资产而非真正的货币。尽管其依托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甚至被部分机构纳入资产配置组合,但其价格波动性、总量固定性以及缺乏主权信用支撑的本质,决定了其难以承担货币职能。 

他举例称,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实为误导。黄金作为实物货币已因“实物货币短缺魔咒”退出历史舞台,而比特币的总量上限(2100万枚)比黄金更严苛,无法跟随社会财富增长而扩容,最终只会沦为投机工具。更危险的是,比特币一旦失去公众信任,其价值将瞬间归零,风险远超传统金融资产。 

三、稳定币:创新工具还是金融“暗雷”? 


相较于比特币的“非货币论”,王永利对稳定币的态度更为辩证。他认为,稳定币(如USDT、USDC)作为挂钩法定货币的代币,其出现具有合理性,尤其在跨境支付、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展现潜力。例如,稳定币可解决传统跨境汇款中的效率低、费用高等问题,成为连接法币与数字货币的桥梁。 

但王永利同时警示,当前稳定币的监管体系“不健全、不严密”,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稳定币发行方可能通过超额抵押、算法调整等方式操控币值,削弱其“稳定性”;另一方面,稳定币交易已延伸至衍生品市场,杠杆风险、流动性风险层层叠加,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024年某稳定币因流动性危机导致价格闪崩的案例,正是这一风险的缩影。 

四、央行数字货币:主权信用的数字化延伸 


在王永利看来,真正的数字货币革命应依托国家主权信用构建。他提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应被称为“主权数字货币”,其核心是替代现有现金形态,而非与比特币、稳定币混为一谈。他建议,可借鉴稳定币的技术体系(如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改造主权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模式,实现“账户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 

这一观点与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趋势相契合。例如,中国数字人民币(e-CNY)已在国内试点,其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架构,既保留了传统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支付效率。王永利认为,主权数字货币的推广将挤压稳定币的生存空间,最终实现“去代币化”的金融生态。 

五、争议背后的深层逻辑:货币本质与金融安全 


王永利的论述直指数字货币争议的核心——货币的本质属性与金融监管的边界。他指出,货币从实物到信用的演变史表明,脱离国家主权的“超主权货币”或“民间货币”难以成功。例如,欧元虽被称为“区域主权货币”,但成员国原有货币已彻底退出,本质上仍是主权货币的延伸。 

在技术狂飙突进的今天,王永利提醒:金融创新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比特币的投机属性、稳定币的监管漏洞,都可能成为金融系统的“灰犀牛”。他呼吁,各国需建立统一的国际监管框架,平衡创新与风险,避免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结语:数字货币的“不可能三角”如何破局? 



比特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争论,本质是效率、安全与去中心化的“不可能三角”之争。王永利的观点为这场讨论提供了权威注脚:真正的货币革命,必须建立在主权信用与技术赋能的平衡之上。未来,随着主权数字货币的普及和监管科技的进步,数字货币或将迎来“合规化、实用化”的新阶段。而对于投资者与从业者而言,理解王永利的逻辑,方能在这场变革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声明:本文综合王永利近期公开论述进行整理,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74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