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壹泉 顾会忠
2025年04月23日 05:31
欢迎投稿: 微信同步:15312898018 敬请关注《古泉文苑》公众号,精彩多多。
作者|闻德壹泉
近日刷自媒体平台看到福建湄洲岛正在举办妈祖诞辰1065周年的庆典,甚为震撼。妈祖不仅是海洋的守护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善良、勇敢精神的追求。妈祖文化跨越千年时空,从中国东南沿海起航,飘洋过海,融入世界各地。
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林默自幼聪明伶俐,心怀仁爱。她常随父兄出海,熟悉水性,能够预测天气变化,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和商船。她的善良和勇敢在当地传为佳话,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
可惜,天妒英才,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在一次救助海难的行动中,不幸遇难,年仅28岁。但她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百姓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和美德,在湄洲岛为她修建了庙宇,尊称她为“妈祖”,并将她视为海上的保护神,祈求她保佑出海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逐渐演变成了一系列神奇的传说。
据说,妈祖能“乘席渡海”,救助遇难船只;能“预知吉凶”,为渔民指引方向;还能“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免受灾害。这些传说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妈祖的敬仰和依赖。
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途中遭遇风暴,船只几近沉没。危急时刻,路允迪等人祈求妈祖保佑,突然,他们看到一道红光闪现,风浪顿时平息,船只转危为安。
路允迪回国后,将此事奏明朝廷,宋徽宗大为感动,特赐妈祖庙号“顺济”,这是妈祖信仰得到官方承认的重要标志。
此后,历代朝廷对妈祖的册封不断升级,从“夫人”“妃”“天妃”到“天后”“天上圣母”,妈祖的神格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妈祖信仰不仅在沿海地区广泛传播,还随着华人的迁徙和航海活动,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
妈祖祭典是妈祖文化的重要体现。妈祖祭典通常在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举行,分为庙祭、海祭、郊祭等形式。祭典仪式庄重肃穆,表达了人们对妈祖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其中,湄洲妈祖祖庙的祭典最为隆重,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前来参加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妈祖文化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台湾是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地之一,全岛有妈祖宫庙3000多座,信众达1600多万人。妈祖信仰成为了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寄托,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多年来,两岸妈祖信众频繁开展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妈祖祭典、文化研讨会等,湄洲妈祖祖庙多次组织妈祖金身巡台活动,受到了台湾信众的热烈欢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妈祖热。这些交流活动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做出了积极贡献。
妈祖文化在钱币上也有体现,百姓会将妈祖的形象,名称或相关图案铸造在钱币上,以表达对妈祖的敬仰和对平安的祈愿。中国人民银行也先后发行了多套妈祖题材的金银纪念币。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妈祖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包括1枚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和1枚1/2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币面上的妈祖庙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让人感受到妈祖文化发源地的神圣与庄严。背面图案则是头戴凤冠,佩戴璎珞霞帔、庄严大度、容貌秀丽的天后侧身像,妈祖面向左侧,刊有“妈祖”字样,金币刊“25元”面额,银币刊“5元”面额。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盎司银质纪念币,该币正面图案依旧是湄洲妈祖庙,背面图案是妈祖天后侧身像,妈祖向右侧,面容丰腴,体态丰满,神态更加慈祥,这枚纪念币上的妈祖像一位慈悲可亲的中年妈妈,比较符合中国台湾地区妈祖形象的特色。在澳门,2001年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纸币上,正面中心位置便是妈祖像。
妈祖,这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海上女神,以她的仁爱和奉献,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阅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