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风化雨 顾会忠
2025年04月26日 05:00
欢迎投稿: 微信同步:15312898018 敬请关注《古泉文苑》公众号,精彩多多。
文|春风化雨
刚开始干古玩这行是零几年吧。
我自小喜欢集邮(八十年代),那时全国人民大多数人都集邮,后来我蹬三轮自己挣钱了就订了集邮报。有一期上面一篇文章说小人书进入收藏领域域,就有意识的收集些小人书。
后来也在一个收旧书的朋友那里买小人书,一来二去的被县里几个收古玩的知道了。跟我说让我跟他们去乡下收古玩,我说可以啊,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收古玩这条既光明又坎坷更一言难尽的道路。
跟在他们后面(骑自行车),有时候人家有摩托车就带一下收了个近半个月,然后我一看跟在他们后面收的都是人家不要的破烂,自己多少也大概知道怎么收了,就一个人开始下乡。
有天骑车去一个离城五六公里的小村子,问来问去有一家说有个玉的东西。进屋一看是个小玉佩,大概5厘米吧,灰白色,不用光照就透的。有白棉,双面螺旋钻孔,一眼老。
当时资料书少,还头次见,知道是老的,但不知道老到什么时候,还有一个提梁锡壶,侧面有个小窟窿,要100。当时兜里就有150,如果收了这个,明天收货就剩50了,心里面没有底气,就没收。
后来快走出村子了,我一想两件老货就是不挣也赔不上,就又折回去买了。回到家跟家里唯一的一本介绍古玩(黑白图片)一对,与红山文化玉佩各方面基本上吻合。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作分享,并向宝主致谢。
可那时刚干,不太相信人家都梳理多少遍了,我还能收到这么早的东西。正好我大伯来窜门(他是建国初期的高小毕业)后来又当过老师做过校长)告诉我没弄明白的东西就先别着急出手,我寻思也是,就放家里了。
没两天有个同行过来(大家公认他在本县玉玩的比较好)就拿出来让他给看看,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来,聊了一会儿就走了。
晚上县里有个喜欢古玩的(开典当行的)给我打电话,说让我把那块玉拿去他看看。因为有时我钱不够就从他那拿个二三百的,人家也不要利息,所以只能拿去了(这正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他还开了个宾馆,就在那里,屋里面有三个人吧,其中一个不认识。老板看了看问我要多少,我战战兢兢地要了二百,人家只给了一百,没办法,只好让给他了。
后来有人告诉我当时买的人也不懂,是那个我不认识的人点的头才买的。我走出门其中一人给加一千没卖,点头那人给加了一千五也没卖(人家不缺钱)。后来点头那人给介绍了个北京的主,过来给了三千还是没卖。北京那人到哈尔滨车站票都买了,还电话问卖不,如果卖的话他可以回去仍旧没卖。
这个玉佩现在有二十年了,一直在买主保险柜里睡觉,再后来听说有老板给到五万了,那个人还是没卖。说心里话,做古玩这行,必须得沉得住气,否则就必然会留下遗憾。
阅读 9
写留言